返回第433章 比岳家军还厉害(第3/3页)  奋斗在洪武末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破坏了。想到这里,他脸上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小兄弟,咱们再聊聊,聊聊啊!”

    小兵绷着脸哼道:“聊什么!快点干活吧!”

    平安无奈,只得跟着一起搬运木头。

    他这次留了心,不光是小兵,还有其他人,不断询问……而结果越发让他胆战心惊。

    有人要问了,大明刚刚立国,土地兼并就这么严重吗?

    其实吧,土地问题跟立国多长时间的直接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人口和土地,当然了,太平盛世,人口自然会增长快一些。

    纵观整个明朝,朱元璋励精图治,结束了元末的乱世,人口快速增长,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官方统计数字,人口6500万。而且根据食盐的销售数量推算,这个数字也是合理的。

    有趣的是接下来,一路发展到了明末,人口不但没有增加,相反,还降到了五千万左右,一个基本太平的朝代,人口居然下降了。

    这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明代太差了,立国即巅峰,此后不断走下坡路。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量的户口人丁别隐匿了,在官方的数据上面,根本看不出来……很多人估计,明末的人口至少在一亿以上,甚至能达到一点八亿。

    当然了,争论人口多少,那是学者的事情。可就是从6500万这个数字来看。洪武末年的土地压力也是非常可怕的,已经到了临界点。

    尤其是像江南,山东,当然也包括巴蜀平原,这些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土地兼并的势头,已经显露出来。

    这也是洪武末年,老朱一再举起屠刀别的原因所在……只可惜,光靠着抑制豪强,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改革变法才行!

    能看到这一点的你,柳淳算一个,朱棣也清楚一些,另外就是方孝孺了,老方算是朱允炆这边,唯一意识到土地问题的人,只可惜,老方现在是举步维艰。

    “大叔。”

    小兵虽然不喜平安,但还是来叫他了。

    “第一批房舍盖好了,有百姓入主,邀请咱们过去喝喜酒呢!”

    平安迟愣一下,还是站起,跟着小兵过去了,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家里也遭了灾……如果元朝肯救灾,或许他就不会跟着先帝造反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