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罢相(第1/2页)  布衣青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兼四镇之节度,王忠嗣。

    大唐没有人否认王忠嗣的功绩,没有人质疑他的能力。

    他父亲乃是大唐有名的猛将王海滨,英年早逝,战死沙场,留下遗孤王训。

    王训时年九岁,唐玄宗因怜惜其父的忠诚,将王训接到皇宫,并认王训为干儿子,赐名“忠嗣”。

    留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并没有使王忠嗣淹没在“尔虞我诈”之中。

    身上流淌着猛将的血脉,使他在宫中变得寡言少语,但为人非常勇猛刚毅,时任忠王的李亨都乐意结交少年时的王忠嗣。

    他在宫中因而习得更多兵书,富有用兵的谋略,唐玄宗每一次与他问对,皆对答如流。

    每次答完,唐玄宗都会称赞:“尔后必为良将。”

    可见唐玄宗对王忠嗣的器重。

    王忠嗣十八岁便入军为将,勇冠三军,常出奇兵,深入敌后,身先士卒,以勇猛自负,时人比之“关张”。

    汉之后称勇者,首推关张。可见时人对王忠嗣勇猛的认可。

    此时的王忠嗣,已经过了青年时的勇猛阶段。他更倾向一个统帅,他治军严谨,赏罚分明,爱兵如子,善于计谋,不轻易发动战争,战之必胜,胜之士兵必有赏,所以士兵皆乐意效死。

    破契丹c奚联军,收降契丹三十六部,献上《平戎十八策》。后突厥虽然是被回纥灭亡,但和王忠嗣的运作脱不了干系。

    如果说唐初的战神为李靖,那在这盛唐时代,战神便是王忠嗣。

    身经百战,每战必胜,他已经具备了战神的条件。

    渴望边功,渴望能开疆扩土,迈步汉武帝的唐玄宗敢将近二十七万精锐兵马交付给王忠嗣,除了对王忠嗣的信任,必有原因。

    他对正值壮年的王忠嗣充满信心,唐玄宗希望掌握一个幅员更加辽阔大唐帝国。

    他希望有朝一日,隔着数百年时空,挥手向汉武帝致敬。

    食肆中的青年徐徐的讲解王忠嗣的传奇一生。

    除了吃饭的声音,就剩下青年绘声绘色的说话声。

    许多人听过多次,但依旧百听不厌。

    高辰也用心倾听,握紧拳头,热血沸腾。

    如果说李潭建议他从军,只是让他产生从军的想法。

    王难得因边功而受宠富贵,让他对唐玄宗喜欢边功而感叹。

    那么唐人对王忠嗣的崇拜,王忠嗣一人佩戴四种将印的权势,和随时都有可能入朝拜相的趋势。

    令高辰坚定了念想。

    高辰虽然在啃着饼,但是灵魂已经陷入混沌之中。

    他原本不知东南西北,看不清任何方向。

    西面的迷雾顿时散去,一条大路出现在高辰视野之中。

    这条路看不到尽头,仿佛一望无际。

    路明确了,高辰低头一看,却是满地荆棘

    高辰无畏这一切,军功入相,已成高辰的信念。

    封狼居胥,开疆万里。这也是男儿最大的荣耀。

    王难得游行长安,是很风光。殊不知此时朝廷发生了惊天大事。

    众所周知,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工于权计。

    他有两条得力的鹰犬,作为他的爪牙。使他如虎添翼。

    其中一个苛酷猛厉c心狠手辣,一个诡谲阴险,残酷无情。

    一个人喜欢挡在李林甫面前,竖起大钳子。一个喜欢悄无声息的支起阴险的大网。

    钳子不能夹断的人,说明太刚,需要大网来捕。

    大网网不住的人,说明太柔,钳子派上用场。

    大网和钳子配合,一个捕,一个杀,天衣无缝。

    拿钳子的人为罗希奭,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