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进城(第1/2页)  大明乱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夏的第四军很快杀到了朔州城下,原来的知府刘坤早已升迁为山西巡抚,正在太原办公,现在的知府早已得知明军20万大军全军覆没,大同陷落,他早已计划投降。

    赵夏派人送信之后,知府根本没有多想,立马表示投降,并表示自己跟王家军素来秋毫无犯,不要伤害他的家人和全城的百姓即可。

    赵夏的大军很快进了城,还是老规矩,在城内实行三权分立,并设立议会,虽然大家并不懂得这些东西,但是新官员有的是时间教。

    赵夏的大军留下3000士兵位置城内秩序,然后带着第四军和城内的3万多明军精壮杀往忻州去了,一路上的县城皆望风而降,不过赵夏只是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委托他们继续维护治安,还写了提前盖印的委任状,这些县令等人十分的高兴,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新朝廷的官员,虽说以后难免有些要被撤掉,但是至少身家性命无忧。

    保定的知府和巡抚都非常硬气,坚决了拒绝了郭明的劝降,不过城内确实军心动摇,百姓们和那些官兵们对于雪花般的劝降书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父母官坚决不投降,他们也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宣府被团团围住,相比较于其他三路大军,王莽亲自领导的这里一路可就有点困难了。原来嘉靖已经重新启用了沙场老将马芳,马芳对王佳俊的战法十分熟悉,虽然他也明白自己很难守得住宣府,但忠君爱国是他的本分,即便明知是死,他也绝不后退。

    马芳排兵布阵颇有章法,王莽有十万大军,宣府不过5万多明军,其中过半是老弱病残。只是马芳担任宣府总兵已久,这些明军十分爱戴马芳,见马老将军并无投降之意,这些人虽然知道自己等人战败是必然,但依旧愿意追随马芳赴死。

    对于王莽而言,他考虑的不是能不能拿的下宣府,他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宣府。

    “再派飞艇去传递消息,让马将军放城内无辜的百姓出来,炮火毕竟不长眼睛,上了他们不好。另外告诉城内的明军,朕非常欣赏他们忠君爱国的行为,只是将家人送出来,无论国防军战死多少人,朕也绝不会拿他们的家人威胁他们,甚至伤害他们的家人。同时,无论他们什么时候弃暗投明,朕都既往不咎。”

    飞艇很快将王莽的的书信扔了下去,并将印刷的公开信撒了下去。

    “大人,我们怎么办?”

    马芳道:“本官自小被鞑子撸了去,后侥幸逃回,深受皇恩,官至宣府总兵、陕甘总督之职,如今朝廷有难,承蒙皇上不弃,再次启用本官,本官自然舍身报国。”顿了顿,他又叹气道:“不过本官也知道王莽军势力非同小可,我们只能尽人事报皇恩了。你们将城内的百姓疏散出去,家人也送出去吧,另外不愿意留下来的本官也不勉强。”

    “多谢大人,”众人一阵感激,家人都出去后他们也能安心不少,家族血脉也可以延续。

    “轰轰轰”就在宣府百姓陆陆续续的撤出城之时,保定城外面的郭明已经开发炮轰保定城了。

    城头上的明军火炮也开始还击,只是他们的火炮根本够不着王家军的火炮阵地,更何况这个火炮工事还能很好的防御即便是王家军火炮的炮击。

    距离虽远,轰城的效果却不差,每一轮下来都是地动山摇。与此同时,20艘随军飞艇已经开始对城头上的明军进行轰炸,不过事先他们已经扔下了劝退信。当第一颗手雷扔下时,将信将疑的明军立马逃了,本来他们也不想跟王家军对着干啊!

    “你说这巡抚大人和知府大人咋想的,人家国防军也是汉人,又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干嘛还要宁死不降,还拉着咋们陪葬。”一名明军说道。

    “可不是吗,俺就觉得国防军挺好,以后不但衙役发薪水,连士兵也发薪水,这官老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