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7、清末纪实:农奴制及西藏民谣——山(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保路会议上,多数人持‘罢课罢市’想法…他们强迫别人接受这种想法…他们攻击不罢课罢市的人‘不为大局着想’…”民国学者最后说,“迫于压力…很多人违心的选择了罢课、罢市…”

    除了罢课罢市,为反抗官府接收铁路,百姓们还进行了游行。

    当时,成都街头出现了一道奇景:市民、商人和绅士们顶着光绪皇帝的牌位…牌位旁边用大字写着“川路仍需商办”…

    “川路仍需商办”…这是光绪皇帝曾经颁布的上谕。

    百姓想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符合皇帝要求的”、“并不是悖逆朝廷”…

    虽然百姓罢课罢市又游行,但是朝廷不为所动。

    “罢课罢市游行而已,有什么好惊慌的…”盛宣怀说。

    …

    大清朝廷最后还是慌了…因为四川百姓开始抗粮抗税了…

    在保路同志会组织下,一些百姓不再向清朝交纳田税…在百姓们互相宣传下,不交纳田税的人越来越多…

    抗税触碰到了清朝的底线…清朝官员、衙役、各种政策的实施…全仰赖百姓交的田税…百姓不交税了…清朝就饿死了…

    “饿死不至于,但是,百姓不能不交税…”盛宣怀说,“百姓理应交税…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这样…”

    百姓罢课罢市游行时,朝廷没怎么管,百姓抗税时,朝廷命王人文严行惩办参与抗税的百姓…

    王人文是个有主见的官员…

    王人文会判断上级的命令“是对、还是错”…王人文只执行他认为对的命令…

    王人文认为百姓的做法“是正确的”“是符合民意的”…所以对百姓的行为不加干涉…

    王人文的纵容,使参与抗税的百姓越来越多…和罢课罢市游行不一样,抗税获得了多数百姓支持…当时,多数百姓不纳粮…

    除了抗税,百姓们还做了很多过分的事…

    由于对朝廷收款夺路做法的气愤,各地百姓捣毁经征局、厘金局和巡警局…风潮所播,遍及全川…

    经征局、厘金局和巡警局…这些是清朝的征税机构。

    百姓的做法使清朝陷于窘境…清朝决定免王人文的职。

    “这种不作为的官…要他何用?”盛宣怀说。

    清朝认为,四川百姓行为失控的原因,是王人文的不作为…

    …

    继王人文后,清朝调派赵尔丰担任四川总督。

    赵尔丰…是一位民族英雄。

    赵尔丰(1八45年-1911年),字季和,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朝大臣,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弟。

    赵尔丰平生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解放“乌拉”。

    “乌拉”是藏语…

    在19世纪的西藏(1八00年-1八99年),“乌拉”指为农奴主服役的人…

    简单来说,乌拉是奴隶…

    晚清以前,“乌拉”是西藏百姓沉重的负担:西藏百姓从出生起就是农奴主的奴隶…西藏百姓从出生起就欠农奴主大量钱…这些钱,是西藏百姓父辈欠农奴主的…“父债子还”…

    晚清时,西藏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工具简陋…主要农业区仍用木犁、木锄,间或有铁铧木犁…收获量仅为种子的4~5倍…遇到灾年…为使家人不至于饿死,农民会向农奴主借钱…这些钱的利息很高…虽然利息高,但是,农民不得不借…农民还不上这些钱…农奴主让农民借更多的钱…农奴主让农民“用新债抵偿旧债”…这些钱都是高利贷…农民欠农奴主的钱越来越多…这些钱,他们一辈子都还不完…农民成了“农奴”…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在西藏,所有农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