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狐疑(第1/3页)  千重宫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氏夫妇将众人迎进了门,大家先在前厅坐下奉茶,顺便认认亲。

    “这一位是姑祖府上的六奶奶。”王章之为朱氏介绍道。

    “见过六奶奶!”

    杨氏辈分最高被安排在了主位,朱氏亲手给她奉上了一杯茶,像朱氏这样的出身在出嫁前就把夫家关系的人了解的清清楚楚,所以她知道这是礼部郎中崔大人的儿媳。

    杨氏笑着接过茶,从丫鬟手里拿过准备好的见面礼亲手放到朱氏的手中。

    第二位介绍的是崔文慧,他是崔府的长子嫡孙地位尊贵,但是他年纪比王章之是晚辈,朱氏特意准备了上好的文房四宝做见面礼。

    “这一位是定国公府的表妹。”王章之接着介绍道。

    “芳贺见过表嫂!”谢芳贺站起来福了一身道,她穿了杏粉色的长衫,只在长衫的底部绣了大朵的芍药,纽扣处盘成蝴蝶欲飞状上面缀着粉色的珊瑚做扣。

    其实从她下轿开始,朱氏的注意力就一直在她的身上,因为在京城谢芳贺就像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她是定国公唯一的嫡出姐,却少离家从来未有外人见过,关于她的流言蜚语随着她年纪的长大越演越烈,什么无盐病弱之类的传闻京城权贵人家的后院里都悄悄地讨论过。

    指婚虽然破了一些流言,可是人们对她的好奇却有增无减,未来的八王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烛光下的谢芳贺仿佛一尊玉剔的美人,带着三分朦胧也遮不住七分的溢彩,连朱氏自己都忍不住晃了一下神。

    “妹妹多礼了。”醒过神来的她连忙递过准备好的礼物放在芳贺的手中,心中却想到这般人物还是天家才消受的起,此次回京必然激起很大的风浪。

    轮到崔淑馨时又有另外一番话说,朱氏的一位姑姑嫁到了礼部张尚书家,是崔淑馨未婚夫的婶娘。

    “张尚书府上规矩森严,公子们都斯文有礼以读书为第一要义,淑馨妹妹好福气呢。”朱氏道。

    “谢谢表嫂。”崔淑馨害羞地一笑道。

    转过身去乘着人不注意却对着谢芳贺做了个苦瓜脸默念了一句“规矩森严。”

    谢芳贺对着她使了个白眼后,又只能无奈的一笑。

    这王府别院是三进宽敞的院子,而且在东边造了一座花园,最特别的是花园里的西北角用许多奇石垒了一座很高的假山,山上建了一座阁楼。

    阁楼不大却雕廊画栋,精巧别致,阁前的台阶上放满了茉莉花的盆摘,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香。待到进了阁内摆着的又变成了盆栽的石榴花,灯下花开艳丽动人。

    “这阁楼是家祖那一辈建的,为的就是观赏这廊城的夜景。”王章之领着众人走到露台上指着下边的景色道。

    此时一轮明月当空洒下一片皎洁的月光,从露台向南望去,由近及远灯火从星星点点变成连绵成片。

    “最远处那一片灯火呈’几’字形的就是瑶琳码头。”王章之指着东南角道。

    众人目光看去果然像是一道迤逦的灯火带,远看着与’几’字有几分相像,几字之外就是漆黑的一片再也看不到什么了。

    “那是沿着码头停靠的船上的灯笼和码头上的灯火连成了一片造就的景象。”

    露台上一行人都被这有些壮观的夜景所震撼,在暖煦的夜风中看的有些痴迷。

    “王表兄为何廊城的夜晚会有这般的灯火景色?”谢芳贺忍不住问道,她知道瑶琳码头的盛名却不知道这盛名的由来。

    王章之闻言转过头来看了她一眼,未几轻笑一声,那笑声就好像这月色中的夜晚,低沉中带着皎洁的明亮。

    “天下读书人都以功名为先,廊城更为甚,红烛高照有前途宏亮之意,所以廊城人家中只要有读书之人都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