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蓉城(第2/3页)  幼麟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俨然成为了一个摆设,仅仅是为了送上那么一个奉天承运的昭告而已。

    就比如西川道吧,就连州道的那群地方官都明白,杜家下一任的家主是谁,下一任的布政司就会是谁,皇帝喜不喜欢乐不乐意,暂且先放到第二位,杜家老爷子喜欢谁才是顶破天儿的规矩。

    说白了如今的九州道的布政司们已经不再仅仅是封疆大吏了,说是裂土诸侯也不为过,只差一道圣旨昭告天下而已,当然九大门阀也不在乎那道圣旨,毕竟这九阀连皇室都干拉下来并称了九州十阀,隐隐的平起平坐,谁还在乎你那区区的正统说法。

    在西川道的中部地区有一座小城,叫做蓉城,不是很大但胜在有山有水,山水景物宛如画作,每年都会吸引那些爱好写诗作画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毕竟在如今的情况下,读书人想要投身庙堂一展抱负,显然有着很大的阻力,所以大夏皇朝的大多数读书人都选择了游山玩水寄情于书画。

    提起蓉城除了享誉西川道的仙家景色之外,就不得不提起蓉城李家,蓉城的第一大家族。

    虽然这个李家跟青州道的那位李家门阀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仅仅在西川道而言,蓉城李家也算是权势熏天的一大家族了。

    西川道布政司杜宇案中谋划天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既然想要争天下,那么手上边要有争天下的资本。

    而杜宇的资本之一就在于他手底下享誉天下是西川道两颗明珠。

    明珠之一便是有着“佐定天下”美誉的军师敖灵。

    另一位便是蓉城李家现任的家主——李持。

    李家自古便是行伍家族,往上倒十辈儿都是军中有名的猛将。

    而且和别的行伍世家不同的是,蓉城李家向来走的是儒将的路子,要求后辈儿孙不仅要有好的武艺,更要熟悉兵法战阵,饱读诗书,这也是西川道杜家这么多年来一直信任扶持李家的原因之一。

    对于杜家而言,西川道不缺猛士死士,缺的反而是争天下守天下之人,欲图问鼎中原逐鹿天下,那么猛将远远是不够的。

    蓉城李家的祖先很早就看明白了这一点,总有一天,有机会的那一天,西川道杜家便不甘心只做一个土皇帝,而是要把土字去了做一个真皇帝。

    因此李家的祖训便是对杜家的一个投名状,若有机会争霸天下,我蓉城李氏必将鼎力而为,不会有失。

    当然这在当年也只是杜李两家天知地知的密谋而已。

    李家祖训有言,后辈子孙皆习圣贤书,读经史子集,晓天下大义,后代子孙但凡有违背仁义礼信的行为者,无论身份一律要逐出家族祠堂。

    正是有这样不可违背的祖训在前,蓉城李氏经历数辈直到如今尚未出过一个纨绔子弟,欺男霸女之类的现象更是不曾见过。

    蓉城李氏的家风如此,所以蓉城本身的民风也算是难得一见的淳朴。

    这样安静平和的民风在如今这个十阀独大的天下可算是极大的另类了。

    门阀世家管理下的九州,尊崇的只有实力,哪里还有人本本份份的守着良心,拳头大就是唯一的道理。

    所以如今的天下,过的好的永远都是那群高高在上的人物。

    蓉城的人还算是幸福,温饱未必能完全解决,但是至少不会有人欺负,让你雪上加霜不是。

    所以此时蓉城街道上的贩夫走卒甚至是行乞之人都有着别的城郡所没有的安心。

    至少在蓉城,不管活的好不好,还能活,这就够了。

    蓉城北门紧靠着城墙根儿有一家镖局,也是蓉城唯一一家镖局——蓉城镖局。

    自古就有着穷读书富习武的说法,习武之人别的暂且不说,至少吃喝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更不要说武器战甲这种大花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