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沮丧(第1/3页)  越椒枝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更让崔颖沮丧的是,于家妹妹再没有给她来过帖子。

    虽然于敬溏中秋节那天跟她说,自己矢志不渝、不变初心,可男人的话是男人的话。

    崔颖总觉得于家妹妹的态度才是于家夫人的态度,而于家夫人的态度就代表了于家家长的态度。

    再说,自于敬溏中秋来送过节礼以后,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再也没见过。

    这都过去六七天了,也不见影子。

    现在于家什么意思?

    不想认她了?

    想到这里,崔颖有些烦躁。

    她把杏珍喊了过来,吩咐她:“你想办法让哥哥的小厮今天在府学给于公子的小厮递个话儿,就说我有事想与于公子商议。”

    杏珍领了话便去了。

    她在外院抓住了崔颢的小厮。

    崔颢的小厮是崔家家生子,唤做黄葛,从小被崔家当着崔颢的左右臂在栽培的,人很聪明,也识得字。

    黄葛听了杏珍的话以后,觉得不妥,但是又不敢贸然回掉杏珍,怕她回去在小姐面前乱告状。

    他思虑了一下,便说:“我与于公子小厮没有什么深交,这么大的事情,我说了就怕他不信,还说我跟小姐的贴身丫鬟交往过于私密……这对小姐名声不好。”

    杏珍看着比她矮了将近一个头的小娃娃,竟然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信服地点了点头,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要不让小姐写个东西给我,或者给我个于公子能认出来的东西?到时候问起来,我也好有个交待。”黄葛说。

    杏珍回去也不敢跟自己小姐报告这件事,怕小姐责怪她怎么早不提醒自6己,还不如一个小黄葛懂道理。

    杏珍便在崔颖的房里找来找去,突然看见桌上崔颖写过的诗句。

    她拿起来翻看,有一张上面写着“自叹多情是足愁,况当风月满庭秋。洞房偏与更声近,夜夜灯前欲白头”。

    杏珍也不是很明白诗词里的意思,但是她认识几个字,什么“多情、白头”……肯定是小姐思念于公子的诗句,交给他正合适,于是她就抽了出来,转手交给了黄葛。

    黄葛拿了出来,找了个机会交给于敬溏的小厮亭河。

    亭河不敢耽误,学府刚下学就交给了于敬溏。

    于敬溏看见了条子,心里非常不喜。

    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崔颖就这样叫人传来传去?

    经过崔铭的事情,于敬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崔颖的交往,发现崔颖从来不顾及男女大防,与大家闺秀似乎有那么些距离。

    以前的激情也随着崔颖的无理取闹,在不断地递减。

    “谁给你的?”于敬溏问亭河。

    亭河见自己公子脸色不好,他没敢看条子上的内容,以为崔颖又跟于敬溏发什么刁脾气,只能说了是黄葛给他的。

    黄葛?

    崔颢会允许自己小厮做这种事?

    怕又是崔颖指使黄葛干的。

    现在黄葛还小,日后黄葛大了,她一个闺阁女子使唤自己哥哥的跟班,这传出去成什么了?

    于敬溏警告亭河:“以后黄葛再给你传条子,你敢接,我就打断你的腿!”

    亭河听了,吓得跪在了地上,直呼下次再也不敢了。

    崔颖并不知道其中事故,更不知道于敬溏就此脑了她,好几日不见于敬溏来,心里不禁更加急躁了。

    这种急躁随着崔家人的上门到达了顶峰。

    原来于家夫人考虑到崔颖出嫁方便,便在帽儿胡同帮赵金铃介绍了一个带花园的四进院子。

    赵金铃跟着于夫人去看了下,很满意,当即就付了一千两的定金,只说剩下的七千两等自己相公进京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