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二十三 汉纪十五(4)(第1/2页)  白话第一编年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十月,封杜延年为建平侯。燕仓为宜城侯。故丞相徵事任宫捕得上官杰,封为弋阳侯。丞相少史王山寿诱上官安入府,为商利侯。

    过了很久,郡举文学济阴魏相参与对策。以为当初燕王为无道,韩义出身强谏,为燕王所杀。韩义无比干之亲,而蹈比干之节,应该显赏其子以示天下,使天下人明白为人臣应该坚守的志节。于是就使韩义之子韩延寿为谏大夫。

    大将军霍光以为朝无旧臣,而光禄勋张安世,自先帝时为尚书令,志行纯笃。乃用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以作为自己的副手。张安世是故御史大夫张汤之子。霍光又以杜延年有忠节,升为太仆右曹给事中,

    霍光持刑罚严格,延年常辅之以宽,吏民上书言便宜,都先送延年处平处复奏。

    是岁,匈奴发左右部二万骑为四队,同时入边为寇。汉兵追杀之,斩首获虏九千人。活捉瓴脱王。汉兵则无所失亡。匈奴见瓴脱王在汉,恐他为向导领汉兵攻击他,即向西北远去,不敢南向逐水草。征发人民屯守瓴脱旧地。

    二年夏四月,皇上自建章宫迁往未央宫。六月,赦天下。

    是岁,匈奴复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并在余吾水上修桥,以备汉兵来时从此桥退走。想要求和亲,又恐汉不听。因此不肯先提出。常使左右放风给汉使者,因此其侵盗就变得少多了,同时又厚待汉使,希望能够渐致和亲。汉室也正好借此羁縻住他。

    三年春正月,传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又上林苑有枯死柳树发新枝。有虫食其叶其缺口竟成文为:公孙病己立。符节令鲁国眭弘上书,言大石自立,僵柳复起,这预示着将有匹庶之人为天子。难道是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吗?汉家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应当求贤人禅帝位,退位后自封百里,以顺天命。眭弘坐设妖言惑众,伏诛。

    匈奴单于使犁汙王窥边。以为酒泉,张掖守兵益弱。准备出兵试击,翼望能复得其失地。不想当时汉已得匈奴降者,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天子下诏边境戒备。过了不久,右贤王犁汙王帅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截击,大破之。得脱者仅数百人,属国义渠王射杀犁汙王。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并封为犁汙王。从此后匈奴不敢入张掖。

    燕王,长公主之乱,桑弘羊子桑迁,逃亡到父亲的故吏侯史吴家,后来桑迁捕得伏法。正好赶上大赦,侯史吴出面自首系狱,廷尉王平,少府徐仁亲治反事,皆以为桑迁坐父反事,而侯史吴藏匿他,并不能定性为藏匿反者,只能定性为藏匿造反的胁从者,因此根据赦令免除了侯史吴的罪过,后来侍御史重新复审以为桑迁精通经术,知父谋反而不谏诤,与反者等同。侯史吴身为三百石的官吏首匿桑迁,不可以和庶人藏匿从反者等同,因此,侯史吴不在大赦之例。奏请覆治。并弹劾廷尉少府故纵反者。少府徐仁,是丞相田千秋的女婿,因此田千秋数次为侯史吴说好话因恐大将军不听,即召集中二千石及以下官员,博士在公车门集会。辩论根据法律侯史吴该当何罪。参与辩论的人都知道大将军的意图,都坚持以为侯史吴为不道,当论罪。次日,田千秋封上众议。书奏,霍光以田千秋擅招官员集会,使内外异言,遂将廷尉王平少府徐仁下狱。朝廷皆恐丞相因此事坐罪。太仆杜延年向霍光上奏说:“官吏纵放犯人有常法,如今却诋毁侯史吴为不道,恐怕有点用法深刻的嫌疑。再者说丞相这个人,平素对待下属没有什么偏见,只是为了为下属说好话而尽他的本责。及擅招官吏,大家的议论却是对他无益。延年愚钝,以为丞相久于世故,自先帝时用事已久,非有大故,是不可弃用的。目前百姓都纷纷议论,以为朝廷用法深刻,今丞相所议,又是狱事,因此事而祸及丞相,恐怕不合众心。会引起群下讙哗,百姓私议,流言四布的局面,延年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