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道统之争(第2/3页)  黎明之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唐尘表示他需要缓缓先,这一转眼就从一文不值变成了执掌天下势力的巨头。

    这变化有点大,太突然了。

    而且,他对这世界还有很多疑惑,他又不是前身的宁尘,从小就住在那个小镇,最远距离都没有离开家十里路,对于天下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

    唐尘则不同,他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看东西自然就更加全面。要改变道家式微的局面,就要打击魔门和佛门的势力,道家虽然不是宗教,不要香火,却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佛门做大。

    而且,这个世界的佛门,怎么说呢?

    就是两个字可以形容——毒瘤!

    没错,之前看原著还不觉得,现在看了宁道奇给的资料,他真的觉得佛门不是一个好的东西,魔门虽然烂,人家至少从里到外都是烂的,让你知道他是烂的。

    而佛门呢,表面光鲜,里面烂透了,比魔门还烂!

    这是真小人和伪君子的区别,魔门作奸犯科谁都知道,而佛门呢?

    以礼佛的名义收香火钱,这都是民脂民膏啊!还保佑苍生呢,有这本事早就一统天下了,那还用得着这么麻烦。

    而朝廷,他们的赋税再重,再被上面贪墨一部分之后,也有一部分会用于民,毕竟不能涸泽而鱼不是,这羊毛出在羊身上,把羊杀了固然能够得到一大批羊毛,却失去了长期的收益,所以,细水长流才是王道!

    虽然现在的朝廷已经近似崩坏,比起以前要过分一些,但是这朝廷不是要灭了么?

    没看李渊都要反了么?只有杨广那傻缺,才以为这天下是四海升平,人人安居乐业。

    而佛门的一座座寺庙,就似一个毒瘤一般,寄生在万民的身上,汲取营养,根本没有一点回报。

    这和寄生虫有什么区别?

    也难怪一想讲究清静无为的道家都坐不住了,虽然道家之人一个个都是隐士,却不代表他们不关心万民。

    毕竟在修道之外,他们都是华夏之人,而且,在他们眼中,佛门乃是外来者,魔门好歹还是自大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被打压的诸子百家演变而成,即使是毒瘤也是自家的土生土长的毒瘤。

    而佛门算是什么,才来五六百年就成这样了,千百年后,还有道家的存在么?

    这不能忍啊!这也是看见魔门和佛门斗得欢,而道家也没有在后面扯魔门后腿的原因。

    毕竟是在打外人,华夏人族就是这点好,虽然内斗得很欢,但是在被外人欺负的时候,往往都能一致对外。

    反而是佛门有些担心,这才用借出和氏璧三年来作为道家不添乱的条件。

    再说说现在的年轻一辈,道家高人虽然不少,可正儿八经的接班人就他自己一个,这个先不说,魔门已经分成了两派八宗了,虽然其它都有传人,但是现在扛旗的是阴葵派的婠婠。

    这位和慈航静斋的入世传人是宿敌,从上上代,到上代,再到这一代,只要见面便是你死我活。

    颇有种愚公移山的那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感觉,当然,估计是没有下代了,毕竟这剧情在贞观十年就结束了,再也没有下代了。

    至于佛门的慈航静斋,当年唐尘在看了原著之后,对于师妃暄所在的佛门是无语的,而且很多书评中都把慈航静斋戏称为慈航妓斋。

    无他,这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明明是争霸,还整天悲天悯人的样子,张口闭口是为了万民,好像站在对面就是和天下做对似的,这谁都看不惯不是。

    拿块石头就想选皇帝?

    真想如同地球上的西方宗教那样,搞什么君权神授啊,也不想想,能够成为皇帝,哪个不是心比天高,哪个是愿意受制于人的?

    再看看历史,大唐立道教为国教,乃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