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寻藏录[第I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象升按着剑说‘吾今年三十有九,以一死报国,恨犹薄,肯从我者,愿勿怖!’说完便抱着一死的决心,又杀入敌阵之中。最后身中三刀四箭而死。五千老弱病残,除了极少数几个突围而出的,其余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有个士兵怕混战中卢象升尸身被破坏,就自己爬在了卢象升的尸身上,以身替其挡刀箭,战后明军官清理战场,发现那士兵死时身中24箭。而幸运的是当时卢象升身着一身孝衣,清兵到最后都没有认出他,尸体才得以保留来下。一身之地就被shè了24箭,可见当时大战的惨烈。”

    这时乐雨已经拍完了照,翻着拍好的照片走回刚才坐的地方。“而且他还是个惯用奇兵的人,曾上书崇祯,想组建一只1500人的‘特种部队’,专门用于奇袭和偷营,不过后来建成没有就不知道了。”说这话时乐雨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陆林,似是在说给他听。

    “乐老师,人家那是农民起义军,你一口一个流寇的叫太难听了。”陆林注意到乐雨刚才看自己了,于是开始找茬。

    “起义军一定就是好人吗?他们被称为流寇不是没原因的,走到哪就烧杀到哪。其中的一些狠人,可是会饿极了吃人ròu,冷极了寝人皮人的主儿。历史就是一团浆糊,对错什么的,很难说清。”乐雨对陆林的挑衅不以为然。谈历史,她能把陆林甩出好几条街。

    一直在听的罗瑞不太赞同一团浆糊的说法,他接着乐雨的话说:“但总有些真正为国为民的人,像岳飞,像戚继光。人们哪怕已经遗忘了历代的皇帝,却一定会永远记住他们!这些在家国危难时挺身而出的人,代表着世间的正义。将星不朽,护国护民!”说得有些激动,他下意识的看向了那残破的石碑,似乎眼前就有一位这样的人物。

    乐雨这次没有反驳,顺着罗瑞的目光看去,感叹的说:“是呀……明明已经腐败成一团烂泥了,却总有那么一些宁死都不肯屈服的人,让这个明王朝至死都没有被打断脊梁。世道越是沉沦,他们就越发的耀眼,可就像这碑上刻的:大厦岂一木可支?唉……明末的悲剧英雄实在太多了……”

    众人似是被两人对话的气氛感染,认真的看起了碑上的铭文:

    “右佥都御史卢象升顿首,祈祝北极真武玄天上帝,圣德广远,临播四方,光动八表,烛照万年。

    升受皇恩牧于郧阳,剿寇抚民,平靖乡里。今率疲弱之师,击流寇于林莽。行于太和,却不得瞻仰天颜,祭圣帝于坡下,祈护我荆襄之民。今贼来犯,决予痛歼,若力尽,以身殉之。然升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升不负荆襄,圣帝依必不负升。

    升三载郎曹,两年郡守,凡事只从天理王法公道良心做去,身家之计,梦中亦弗敢与闻。然须举朝知之,僚友知之,十一城缙绅士庶知之,方能踏定脚跟,明目张胆以自竖,近亦久而相信矣。前后开释狱凡十七起,计可百人,而檄所司减耗薄罚以民,缮器练兵以御盗,事事身先之,此一念血忱,可对君父、对地方者。升无愧矣!

    寒暑相催,光yīn驹隙。升以孑然一身,独处大风波患难之中,万死一生,为朝廷受任讨贼之事。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惟见虚谈横议之徒,坐啸画诺之辈,望恩修怨,挟忿忌功,胸鲜隙明,喙长三尺,动辄含沙而shè,不杀不休。若非圣天子明察贤jiān,任人勿贰,则甥已早毙于刀锯鼎镬之下矣。天乎人耶!听之而已。

    日来流奔突,升提孤军而扼南北之冲,费尽心血。幸得地方无事,庶几不负朝廷。但今日仕路千难万难,中边jiāo讧,大厦岂一木可支!正未知向后作何光景耳?此行莫非王事,而间至此,凡可以报朝廷者,敢惜顶踵?但心长力短,不免终夜以思。

    连日贼情横甚,幸以奇兵击却之。然众至十余万,向后尚源源而来,即万兵不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