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1/4页)  寻藏录[第I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说:“永乐大帝一生做了无数的大事。从靠800卫队起兵造反,到后来亲率大军五征漠北,遣使郑和七下西洋,疏通大运河,编撰永乐大典,征服了东北与西南,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迁都北京,天子镇守国门……雄才大略呀,每一件都是盖事之功!”

    郭凡成接口说:“要我说呀,明朝也就朱元璋和朱棣两个皇帝还拿得出手。剩下那些,有几十年不上朝的,有喜欢当木匠的,有当皇帝不过瘾封自己当将军的,有喜欢自己nǎi妈的,有死于春yào的,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fù女的,中国历史上就没有比它胡闹的朝代了。”聊了几次,陆林等人终于明白为什么此人外号叫“处长”了,喜欢打官腔。

    “死于春yào儿的皇帝,估计哪朝都有吧?”项昊在边上小声嘀咕了一句。

    石井笑了笑说:“其实,我还是很喜欢明王朝的。前后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一个很有骨气的王朝。”

    罗瑞在旁边不肖的笑了笑,流露出奋青本色说:“从来都是军功第一,不管民间疾苦,那是被人欺负怕了。世界历史上打过最多仗的国家肯定是中国,内战时一个个智计百出,遇到外辱就全歇菜。过去海路不方便的时候,我们被草原上的民族欺负,后来海路方便了,列强一个个来欺负咱们。真的都怨人家外国吗?”说到一半他才想起对面那个就是曾经的列强,把更过激的话生生咽了回去,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自家的脸。

    感觉气份不对,陆林打圆场说:“还是说说武当山吧,咱们要去的是道家圣地,不是穿越回明朝。”又调侃着对乐雨说:“乐老师,再给咱们侃段道家吧。”

    乐雨一如往常的端庄着瞟了一眼陆林,说:“陆林同学,你这个命题太大了。道家最终的追求是自身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通过对自身的修炼,达到天人和一的境界。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相传老子当年‘紫气东来’出函谷关时收的徒弟尹喜,就是在武当得的道。神话中的玄武大帝,也是在武当成的仙。这里自古就有人修道,但武当山历经数次兵火,道人们聚了又散,直到明朝达到了鼎盛……不过我觉得你,应该是从武侠小说里知道武当山的吧?”项昊在旁边看着她的表情,总觉得乐雨与陆林之间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陆林不以为然说:“先诛少林,再灭武当,唯我明教,武林称王!ohyeah!”说着还摆了个胜利的手势。这是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片段。

    石井真不想陆林难看,说道:“在日本,道教的影响力比佛教差很多。”

    乐雨接着说:“不一样的,两者的追求不一样,道讲的是修己,佛讲的是渡人。根本的出发点不同,也就造成了两者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播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其影响的受众的不同。就拿少林和武当来说吧……”说着她又瞟了一眼陆林,眉眼间似是在说:你这个不学无数的家伙听着点!

    “一个在嵩山,一个在武当山。少林重点经营的是少室山山腰以下的部分,而道家在武当山重点经营的则是山腰以上部分。少林寺的上山之路几近平坦,给人的感觉是广博开阔,如履平川。而武当山则巍峨耸立,异常险峻。山腰以上白云缠绕,数百级台阶从山上挂下来,有如天梯。两种不同的选择,源于他们的教义、修习方式、布道对象上本质的差异。”

    乐雨歇了口气又说:“佛家讲见xìng成佛,实际上是门槛极低,‘宽进宽出’,他布道的对象多是基层百姓,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是一种大众化的宗教。所以它要选择一个便于大家共同参与的地方作为道场。将庙建在山腰以下,地势相对平缓,不管是骑马坐轿,还是步行,都可以轻松到达,便于吸纳更多的善男信女。他们追求的是普度众生。而道家讲究天人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