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 章(第1/4页)  为历史流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但是没有人对这一近似“死亡游戏”的乘车方式说“不”。

    我们无意中碰到的这个出租车司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和他攀谈,他先是告诉我们挣不着什么钱,因为安全局势不好,天一黑人们就不敢出门,人们在战后基本上连原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夜生活也取消了,晚上他早早地就得收车。加上jiāo通秩序混乱,jiāo通道路系统多年没有改善,白天到处都堵车,挣点钱很不容易。

    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在本次战争期间还是驻守在巴格达的一个防空部队的士兵。他说,战争初期他们还曾打下两架美军飞机,但是后来军心不稳,传说上面和美军有jiāo易,很多人都开了小差。他说,开战一周后,他的上司还命令他说,“如果看到有人开溜就就地qiāng毙”。但是很快,这位上司就让司机开车送他到一个地方,然后对司机说:“我就不回部队了,如果你不想当替死鬼的话,现在就回家逃命去吧。”这样他也没有回部队,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轻易地拿下了巴格达。

    他说,如果萨达姆不是这样不得人心,如果萨达姆军队高层始终与全体将士生死与共,他相信美国人在伊拉克战场抗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撤走。他说,当时他们的武器弹yào都很充足,士兵总数比美国人多,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士气,才导致一败涂地的。

    下了车,我才惊讶地知道原来这个旧货市场旁边,就是已经废弃的原萨达姆的国防部。现在国防部已经没有了,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一直说要重建国防部,但是到现在仍不了了之。国家政权中外jiāo部和国防部都是主权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在一个被占领的国家里,有没有国防部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五部分第61节 旧货市场淘宝记(2)

    旧货外围之“旧”

    这个旧货市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太旧”了。在市场的外围,一些老人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小堆旧皮鞋、旧衣服、破台灯或者旧电工工具等“货物”。如果说这些东西是废品和垃圾也毫不为过,可是在这里全都有了可利用的商品价值。我问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回答说大部分是收购来的,有的是从前政府大楼、废弃的前军队大营拣来的。这些并不值钱的东西摆在这里,就是一个摊位,一份工作。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顾客,不知道究竟会不会有人来买。

    没走几步,我又发现一条很窄的小街,两边挤满了配锁、修表的工作台,只留出很窄的通道供行人往来。工作台上,衣着破旧的人们在劳作着,头也不抬,那副认真工作的劲头很是令人感动。街道两侧的民舍也都低矮破旧,地上坑坑洼洼,到处是积水和垃圾。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底层的伊拉克人在继续着他们辛苦而真实的生活。他们为衣食住行而昼夜cāo劳,他们也一定有属于他们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价值。

    夏南告诉我,他们都是穷人,一天不做工,家里可能就要挨饿。我不知道在巴格达夏天50摄氏度的气温里,这里的小贩和工匠是怎样的工作情景。但我想,对他们来说,寒冬与酷暑也许是没有区别的,有的只是天亮出工与天黑收工的区别。穷人没有别的财富,生活只教会他们两个字的诀窍,那就是“忍受”。

    第五部分第62节 旧货市场淘宝记(3)

    谁能购买历史

    穿过这些外围的“破烂王”和手工作坊的专业街市,我终于看到一些像样的摊点店铺。它们规模都不大,最多一个玻璃橱柜,就能陈列它们的全部商品,也无非是一些打火机、旧钱币、小铜器和简单的工艺品之类。再往里走,看到萨达姆时代的纪念品就越来越多,那些小贩也都会说几句英语了,看到来了顾客也主动用英语打招呼,介绍他们的邮票、硬币、萨达姆勋章等东西。

    据说1991年海湾战争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