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2/4页)  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一个大厅,坐在一张桌子后面,开始了签名活动,为的是让国外来的股东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他们。这是巴菲特最近提出的点子,芒格一直耐心地坚持到底,但是他确实累了,有时会说他不明白沃lún怎么想出这么个点子。他同样愿意让别人崇拜,但是从来没有象他的伙伴那样费心去想这些问题。

    票根(1)

    2006 年 6 月 26 日,巴菲特宣布在未来几年中逐步向其他基金会捐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价值的百分之八十五--共计 370 亿美元。慈善事业首次出现如此规模的捐赠。其中六分之五将捐赠给全球最大的基金会比尔和美琳达·盖茨基金会,为了世界更加美好,两位财富巨头将进行历史xìng的联手。他要求自己捐赠的资金必须通过各基金会造福于人类,而不是供各基金会维系自身的长期生存之需。全家一直都在期待他们的家庭基金会有朝一日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基金会,突然之间父亲决定的大笔捐赠让孩子们颇为吃惊,为了安慰孩子们,巴菲特决定将余下的资金,共计价值约 60 亿美元,送给孩子们各自的基金会,每个基金会分别得到 10 亿美元,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得到 30 亿美元。孩子们都没有想到各自的基金会可以达到这样的规模,特别是在父亲依然健在的时候。捐赠当日,盖茨基金会得到的第一年的捐赠是 15 亿美元,孩子们各自的基金会得到 5,000 万美元,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得到 1.5 亿美元。根据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价格,每年的捐赠数额会有所不同。实际情况是,每年的捐赠数额都会增加、增加许多。

    这位当时的全球第二富翁在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考虑为自己留下任何名利。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滚雪球",似乎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丰富;然而却没有建立什么沃lún·巴菲特基金会、巴菲特医院辅楼,没有一个大学奖学金或一座大楼冠以他的名字。进行捐赠的同时没有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任何项目,没有对资金用向辅以个人意向--而是将资金放到了另一家基金会的金库中,而另一家基金会正是他权衡竞争实力和工作效率精心挑选的一家基金会;没有选择创造自己的慈善王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捐赠模式。此前没有哪位巨款捐赠人做出这样的壮举。"这是全球慈善史上历史xìng的一刻,"洛克菲勒慈善顾问机构的道格· 鲍尔如是说,"他为别人进行慈善捐赠树立了榜样,推出了新的标准。"

    沃lún·巴菲特此举既令人惊讶又在预料之中。一位不俗的思想者、一位解决问题的能手,勇敢挑战慈善领域的浪费和夸大现象。盖茨基金会得到了资金,但是必须一笔一笔地花出去--而且速度要快。他的决定非同寻常、出于自愿,有言传身教之功--自然引来极大关注。然而,在另一方面,这是典型的巴菲特式的万无一失之举。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资金用作捐赠让世界震惊,而在他实际支付之前自己依然持有这些资金。无论如何,这一次他选择了放手,改变了自己一生对钱的坚守--开始数十亿数十亿地大笔捐赠。这位自己存硬币的衣橱柜连家人都不准碰一下的小男孩,历经蜕变,现在终于可以自如地将数百亿美元jiāo给别人打理了。

    在宣布捐赠的发言中,巴菲特这样说:

    "就在五十年前的上个月,我和几位家人和朋友坐在一起,他们把十万五千美元以合伙的方式jiāo到我的手里。他们断定我会比他们自己在积累财富方面做得更好。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坐下来考虑谁在分散财富方面可以比我自己做得更好。这确实非常合理。人们总是没有时间坐下来想这个问题,总是说谁可以经手我的钱?而且总是愿意把钱jiāo给某位专家。但是,他们似乎想都没想要在慈善方面做点什么。他们选择自己生意上的亲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