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9 章(第2/4页)  穿越农家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子属意三皇子为继承人之因,废太子不过是迟早之事。

    即使有些明目之人在杨家起复之时,也隐隐察觉有一丝不对,然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回头了。

    “既然如此,明日我便去拜会太傅!”

    既然已经心有默契的决定站队太子,范康泽便知道接下去该如何做了!

    ☆、第94章

    昭元十八年,对河西村李家来说是一个好运连连的年岁,那是喜事一桩接着一桩的到来,这让河西村里的人惊羡不已,长房的次孙李明秀成亲不久之后,长房长孙便传来了升官的喜讯,直接从一个七品县令调任工部员外郎。

    在乡下人眼中,李明锦这个七品县令就是个大官了,更不提如今要去天子脚下去当京官,李家是外来户,当初还是逃难来的,谁能想到有如今的大造化呢。村中人人啧啧咂舌之后便是敬畏更甚了,不少人暗地里都在仔细回想有没有曾经得罪过李家的地方,有那与李家jiāo好的人家却是激动异常,李家得势他们亦能跟着沾点光啊。

    老爷子以及李明秀,潘若琪三人自得知李明锦升官的消息时,并未犹如李家其他人一般喜不自禁,与有荣焉,反而都是多了几分心事。

    明明是天大的荣耀喜事,老爷子几个却不见喜意,这可是让河西村人私底下恶意揣测了许久,有人说老爷子许久未见大孙子,心中想念的紧不说,如今升官了也未能回来拜拜祖宗什么的,肯定让老爷子不得劲;也有说李明秀不愤不及其兄等等,更有甚者说潘若琪在忧心升官的丈夫有了新人忘旧人的心思。

    总之各个版本的臆测悄然的从村中传起来,流言无根却是传播的最快,很快这些流言便传到了村外的李家各个姻亲友人的耳朵里。一时之间还沉浸在欢喜的李家人,当面对着闻讯而来或安慰劝解或打趣的好心的亲友们,有瞬间的错愕。

    等问清楚情况后,这可让在家中还沉浸在惊喜之中的王氏等人气zhà了心肺,要不是有老爷子拦着,又考虑到如今家中不同往日,家里娶的两个媳fù都不是农家姑娘,而是正经的官家小姐,怕撒泼吵架惹孙辈笑话丢份儿。又想到自家又已经是官宦之家!也是要顾忌几分颜面,否则王氏真想撒下这几年修身养xìng养出来的温和脾气,非得去村口那个大石上站着骂个几天不可!想当初初来河西村,王氏也没怕过谁,与那些老娘们嘴仗也未曾输过!

    只如今这事儿不能明着骂回去出口闷气,这让气闷不已的老太太王氏茶饭不香心中郁结了好几日,惹的几个儿子媳fù孙辈儿们陪着小心的哄了好几天,方才劝解了让老太太多好歹吃了两口饭,晚辈们见老太太如今这个年纪越发任xìng较真起来的老小孩脾气都有些忍俊不禁。

    不过对于那些口舌之辈的恶意揣测,众人也是心中恨恨的唾骂了好多次,真真真真是见不得人好,呸!

    李明锦此次调任虽说有东宫的影子,明面上却是昭元帝亲自下旨调任京中,今年土豆试种便是从尹川开始,收成果真如预料的惊喜,喜报传上金銮殿,昭元帝龙心大悦,作为尹川一县之令的李明锦也算是在今上面前露了一个脸。再加上他在尹川期间做了不少惠民的事实,如设计水车取水灌溉农田等等,被朝中不少官员在今上面前代为说项。

    如此接二连三的政绩叠加到了一起,李明锦这个七品芝麻官在皇帝的心中便留下了一个颇能做实事的能臣的印象。然大晋立朝十几载,人才济济,作为开国皇帝的昭元帝并不缺能臣。然而他却能让昭元帝在朝堂之上亲自调任,可见定是有人在一旁暗中推动。

    朝堂如何博弈,李明锦虽未能亲身经临但亦知其微妙凶险,但从他能调任工部来看,他确定自己的直觉分析是没有错的,吏部有韩肃把着,势微的东宫仍是能将他从地方调回京中而没有引起皇帝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