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阳翟落侯府 孟知行颍川(第1/2页)  邪染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颍川,在历史长河之中一直属于规模很大的州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东汉年间,颍川郡属于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中枢,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更是孕育名门望族之所在,陈氏、荀氏、钟氏等巨族门阀皆在颍川。有“天下名士出颍川”之说。

    随着阳翟颍川侯府的落成,使得颍川郡更加热闹,不少其他州郡的人都想来一睹颍川侯邪公子的尊容。而颍川郡的琼楼玉宇阁也随着侯府竣工之后的半个月之后落成,开张之日,格外喜庆,颍川所有的才子都聚集在此处,霎时间人挨人,人碰人,比肩接踵。

    这所琼楼宇玉阁,乃是荀家出资所建,荀家兄弟都出现了,荀衍、荀谌、荀彧正在门前迎接宾客。他们在等一个人,那就是琼楼总阁领,徐邈徐景山。

    而此时徐邈正跟随公孙先前往颍川,公孙先自然是要搬来侯府居住。这次由于徐邈之故,公孙先就早一步赶到颍川,跟着公孙先来得只有卢毓、曹昂、孟兕、典韦。再加上徐邈,一共六人六马,而打扮自然是富家公子出行。

    一路行来,观颍川之民风甚雅,百姓们各个都知书达礼,着装打扮皆是儒雅,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而儒家服饰很讲究,视“青赤白黑黄”为正色。冬天衣裘,夏天衣葛,夏天在家时可以穿单衣,但出门穿着单衣是对别人不礼貌,因此必须穿上外衣。有“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之说。这颍川的百姓正是言行衣装,皆有风度。

    公孙先走马观花,心中一阵从容。戎马多时的他,对于眼前的和谐景象,很是享受。不禁的便与徐邈谈论这几年自己心中厌恶战争的感觉,徐邈听罢,也是感慨万千,他自龙川邬跟随公孙先,如今坐拥天下琼楼,乃为总阁领,也有几年了。若留在幽州的话,自己又有何作为呢?

    而此时卢毓轻夹马腹,靠近公孙先开口说道:“先生,您所言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徒儿来至颍川,才茅塞顿开。”

    公孙先微微一笑,问道:“哦?子家何出此言?”

    “先生,徒儿亦是自幼生在幽州,想必先生知道,幽州民风彪悍,更有外族侵扰,那里有眼前这等文雅景象,天下名士出颍川,此言不虚。我若不出幽州,岂会知晓?此番跟随先生来至颍川上郡,正应了行万里路之言。”卢毓表情兴奋的侃侃而谈道。

    公孙先听罢,频频点头,笑言:“哈哈,孺子可教也。只是子修却没此等悟性了。子修,子修。”公孙先扭脸呼唤曹昂。

    此时曹昂正听孟兕、典韦讲述讨董战役,疆场厮杀的事迹。这小子听得也是津津有味,入了神去,连公孙先呼喊都充耳不闻。

    孟兕一带马缰,来至典韦身前,拍了拍典韦胳膊。典韦正说得起劲,刚好说到孟兕打虎的片段,见孟兕打断他,暮然间抬头,便看见公孙先一双赤瞳与自己对视,一时间闭口不言。曹昂歪着脑袋,正入神呢,不觉言道:“典叔父,怎么不讲了?”却见典韦沉默,这才觉得事情不对。

    曹昂如梦方醒,得适才好像公孙先叫自己,又看看了公孙先笑眯眯的看着自己,急忙反应过来,讪讪言道:“先生,子修来了。”

    公孙先也不怪罪他,只是笑了笑:“子修心之所向,为师岂能不知。只是,为将者,要允文允武,不但要武艺超群,还要精通兵法韬略,切不能重武轻文。若是长此以往,定会成个莽夫。”

    曹昂很顽皮,自小就让曹操发愁。你越是恶语相加,严厉呵斥,他越执拗不听,反倒是你好言相劝,他就觉得不好意思。听闻公孙先谆谆教诲,曹昂小脸一红,心中既慌乱,又愧疚,连声应喏,不由得松了双腿,座下骏马一颠簸,被甩落在地。

    孟兕典韦见状,不由哈哈大笑。公孙先翻身下马,把曹昂扶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