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当兵的人(第1/3页)  重生之华娱神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普老师现如今,对这个差点就失去了的宝贝儿子,溺爱的不得了。一想到家里已经有了他姐一个大学生,爹妈够有面子了。这小子,从小又爱犯浑,虽然现在好像懂事了一点。不过嘛,去部队熬熬筋骨,稳稳性子,也是挺好的事。她只是舍不得小儿子,后遗症才刚刚好,又要到部队那么艰苦的地方去,想想就心疼。

    老爹孟峰是个能闯风浪c闯过风浪,还在风浪中的人物。他一听说自己的儿子也要当兵,一百个赞成。不过孩子今年只有十七岁,孟峰就出面,托了托老战友的关系。等到政审体检合格以后,直接就把孩子送到了,自己最终退役时的部队——魔都警备区警备团。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那么几支为数不多的特殊的部队,他们的番号,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解放以前那两支,人尽皆知的抗倭大军,咱就不用提了。就说建国以后,比如八三四一部队,三十八军,还有很多小童鞋们信以为真的,狼牙特种大队,老a啥的。

    魔都警备区警备团,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威武之师,他是著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所在的英雄集体。

    该连自1949年6月,进驻上海的南京路执勤。面对刮民党反动残余“腐蚀拉拢,加上破坏暗杀”的阴谋,八连战士们,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斗争,锤炼出了“拒腐蚀,永不沾”的坚定意志。

    八连的事迹,后来被剧作家们改编成了话剧c电影,最后正式定名为《霓虹灯下的哨兵》,从此广为人知。国家三代领导人一直强调的“两个务必”,就是以八连作为一面旗帜的。

    一九六三年,共和朝先主席看到了好八连的事迹报告,深受鼓舞。在当年建军节来临前夕,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八连颂》,其中有名句云: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1990年11月,孟星魂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他第一次离家远行,来到了与罂国的轮蹲c倭国的东痉c米粒尖合种国的扭腰,并称为四大魔城的,中国第一大城市—魔都。

    孟星魂被分到了新兵连五班,班长邹一鸣,天津人。同班一共十人,其中还有一个东北老乡,老家沈阳的,叫林晨。今年十九岁,和他是自来熟。剩下的同班战友,都来自其他不同的五个省。

    邹一鸣刚一见到孟星魂,就感叹了一句:“瞅你这小模样长的,就是咱老爷们看着,也都觉得俊啊。来当兵做嘛,你该去演电影。”他倒是一个影迷。

    全班战士对这个老小也挺照顾,大家都比他要大上三两岁。

    十个新兵加个老班长,倒是有七个抽烟的。孟星魂没有烟瘾,也就是在家放鞭炮的时候,试着抽过几次。这小子也知道,集体生活首重合群,个人行动,是要和大部队,保持一致的。孟星魂偶尔也会吸上两支,尤其是训练回来,特别疲惫的时候。孟星魂家里不算穷,一有机会,就偷偷溜出去,到小卖部买上一条“大前门”香烟,回来给哥哥们分分。

    新兵连的训练,当然不会是玩闹,这是要把一帮老百姓c愣头青,改造成一名合格军人的痛苦历程。每天都要站军姿c齐步走c负重跑c值哨岗,把上百号新兵们,折腾得够呛。

    苦中作乐的是,新兵连里岁数最小的孟星魂,每天都能用一堆,大家闻所未闻的新鲜段子,和动听歌曲,为战友们化解烦闷,博君一粲。大家对这个小老弟,也越来越佩服,越来越喜爱,不少人都和他结下了交情。

    “小孟小孟,熄灯前再讲一个吧!”林晨勾肩搭背c死皮赖脸地求着孟星魂,同班的哥几个也期待着。

    孟星魂最近讲多了小段子,肚子里实在是快没货了。丫的,每天说十几个笑话,你它么的拿我当超人哪!

    不讲也不行,他没好气地出声问道:“哥几个,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