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我的理想2(两更)(第2/3页)  铁血贞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实水磨坊早已有之,上古传下来的水磨房的由来。很早以前修都江堰的李冰,发明了水轮机后,就有了水磨,出了一些少水的地方,人们不再用石臼和旱磨(牛拉或人力推动的一种石磨)。

    “你的这桩功劳爹爹接下了。”

    李二轻轻的摸了一下李承乾的头顶,站起身朝着身后的亲兵说道:“去告诉陛下一声,承乾已经找到了,另外去趟工部,招工部所有闲下来的大将来此,在去王府接上太子妃,就说承乾已经找到,因为有事尚不能回王府,就让她来这边吧。”

    李渊惊喜的站起身子,看着李二的亲兵惊喜的说道:“承乾真的找到了?怎么不来见朕?”

    李渊的语气有些急促,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相对于那些残忍暴虐的皇帝来说,这个皇帝很有人请味,巨大的权利让他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猜忌,他们党同伐异,他们争权夺利,相对于他们,李渊更喜欢自己这个孙子,他聪明,懂事,孝顺,没次见到他自己心里就会有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欢喜,因为没有利益纠葛的感情总是让人倍加珍惜,所以李渊在这段时间里非常的担心李承乾,半个月的时间会改变很多事情,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在没有大人的看护下,他的结果如何不用多想就能猜到。

    “启禀陛下,潞王殿下自游学归来,见长安百姓担水浇田,心有不忍,听闻蜀中有孔明车,就想着能不能再关中试试,秦王殿下已经知晓,已经告知工部官员派人前去协助。”

    李渊闻言一阵心暖,边上的窦老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潞王殿下真乃是贤王,仅以七岁之龄心系天下苍生,老臣为陛下贺。”

    “老奴意为陛下贺。”

    李渊看着窦老头仿佛在想些什么,贤王!贤王!李家的那些勋贵们需要一个表率,李渊需要让民间出现一个心系他们生活疾苦的王爷,那么自己又何必吝啬一个称谓呢?但是那件东西到底能不能成?

    他并非是想着东西能成到底会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这件事情产生的效果,民间对于李家的风评,对于这一点,才是李渊最为看重的,李家有着胡人血统,这一点是李渊最不自信的,也是李家一族最不自信的,就算是勉强当了皇帝也会被那些自称汉人正统的五姓七家看不起,这就是李渊心里的那根刺。

    “传旨门下省!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御侮折冲,朝寄尤切,任惟勋德,实伫亲贤。用加蝉珥,朝典攸宜,其贤甚也,特赐封号贤王,食邑三百。”

    “准备龙撵,今日朕要亲自看着镇的皇孙,看着他亲自将那等神物造出来!”

    窦老头差点一口茶没噎死,这东西汉朝就有,那是他一个小屁孩子能造的?李渊想的是什么都老头扒着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不过这种话窦老头只能是憋在心里,说出来李渊会生气。

    “陛下圣明~”为了红老头开心,老窦也只能是昧着良心说话了,轻轻的朝着边上一撇,眼神正好略过李渊身边的王侍,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出了一抹欣喜,还有~得意。

    李承乾是李二得到孩子,而窦老头也有一个孩子名曰窦师纶,乃是天策府的公秦府谘议参军,这个官位不高,但是这事李二的一个态度,他在告诉窦老头,我李二根窦家同气连枝,虽然窦老头从来没有承认过,但是心里是怎么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窦老头很是喜欢李承乾,他也在相李二表达一个信息,自己已经知道了。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虚无缥缈,他们从来不会把一件事情拿出来直说,因为你要是那样的话别人会认为你很蠢,认为你在逼迫他,这样的人在官场里死的是最早的,所以他们说话经常是拐弯抹角,就算是对方出了事,也会有另一套说辞,比如说李承乾这件事情,还可以有另一种说法,一个老人喜欢一个孩子有错么?我儿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