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呢?”
李先明看到县衙内摆放的一大堆礼物开始犯难,审审吧?于是说道:“升呀堂!”不用审他知道,武衙内一惯强抢民女,欺压百姓,这又是把谁家的姑娘给抢了。
“下跪何人?”县太爷李先明问道:
“民女紫鹃!”、“老汉刘丙义!”、“刘妈!”……
紫鹃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啪!”县太爷李先明一拍惊堂木说道:“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还有王法吗?”但他又一细想,这么把他们父女三人给放了,那武衙内决不能善罢甘休,还会把民女抢回去,如何是好?
县太爷李先明看了看县衙内摆放的一大堆银子等礼物、信件、公函,他回忆起这几年做的官,厌倦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平自己的才能,何止是县太爷呀?真是官场不得志。罢!罢!罢!这官不做也罢。可是,不做官干什么?
李先明听说:渤海国在大祚荣统治下,在履行包括朝贡、朝觐、贺正、质侍在内的各项义务同时,与朝廷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保持着频繁的来往和密切的联系。吸取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长足的发展。把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兼有靺鞨各部,并有高句丽、汉族、突厥、契丹、室韦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政权。从建国初期编户几万发展到十余万、数十万,逐渐发展成增至三百万左右。向着“海东盛国”的方向不断发展。这些骄人的战绩,令李先明老先生感慨万千。在他的心目中渤海国国王大祚荣真称得上: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对!弃官回家,告老还乡,回老家卢城安安心心地当一个教书先生。他们妇女三人怎么办?有了!这不是有银两吗?
县太爷李先明把紫鹃、老汉刘丙义、刘氏大妈父女三人叫到县衙后厅。父女三人跪拜、叩首:“拜见晴天大老爷!”
“快快请起”县太爷李先明感觉身为编户百姓父母管,不能为百姓作主,亏对父老乡亲。亲自把紫鹃他们父女三人扶起说到:“武衙内才大气粗,是朝廷直系、权重亲属,本父母官也无法辟护你们。拿些银两逃命去吧?”
刘丙义老汉说道:“只是我们跑了,老爷您如何向朝廷交代?再说我们也无处安身?”
“老爷我自有打算”李先明说到:“我老家是渤海国卢城,我准备告老还乡,当教书先生”。
紫鹃:“爹!娘!咱们也去哪吧?”
县太爷李先明给父女三人一些银两,他们跪拜、叩首:“谢晴天大老爷!”刘丙义老汉说道:“我们也去渤海国卢城,到哪再谢您!”他此时罢官后的心情有诗句为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而且,心情迫切地回到渤海国。因此,先生李先明被罢免官职之后,也学习渤海国国王大祚荣毅然决然地弃唐,东奔渤海国……
李先明一回到渤海国之卢城,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并亲切大地面对每一个孩子。小孩子凑到跟前来起哄,敢“笑问客从何处来”,说明诗人自己也是乐呵呵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同时,李先明老先生也感到: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他“少小离家”,“近来人事半消磨”,只剩下镜湖水还是老样子,却没有一点哀伤。这既展示了他性格的豁达,同时也折射出渤海时期社会的安定和时代精神的豪迈。
在渤海国,李先明先生要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儒学、宗教、文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