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雪月风花 覆雨翻云(九)(第1/3页)  纵横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韦长史已年近六旬,这在盛世大唐亦算得上是高龄。人生七十古来稀,如妙应真人孙药王那般长寿的,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哦,对了,这会儿可没“妙应真人”一说,乃是宋c金以来统治者对孙思邈屡加褒崇,赦其祠为“静应妙”,尊其为“妙应真人”。

    算了算,孙真人可得有一百廿三岁了崔如英不由咋舌,这年龄,就便放在医学昌盛的某世亦是难得一见的高龄,真不晓得他是怎样做到的,养生方法确是一绝。嗯,他尚在长安,若是十一月真的去往京城,说不定能一睹仙容呢。这般想想,还真有点小激动。

    倒是这定州长史韦锡侯,花甲之龄,发须仍是漆黑密盛,精神头不错,眼神却似乎有点混浊,慈眉善目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个与世无争c与人为善的人,大概最善长的便是和稀泥。也对,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他这个位置,的确够尴尬,不能说是“爷爷不疼姥姥不爱”,只是的确容易被忽略。一州政务,刺史独掌,长史明面上是刺史的佐贰官,却几乎没有话语权,若与长官关系融洽倒也罢了,说不定会适当的放放权,若是想与虎谋皮c争权夺利,那多半是要把冷板凳坐穿的——道理很简单,能官至一州之长,哪个不是背靠大树的,哪这么容易让下属争过权柄去?

    韦长史大概是深谙其中之道的,老老实实的以王刺史马首是瞻,不争不夺不出风头,反而深得长官信任,在民间有“韦不管”之称。

    对于这位长史大人,崔如英倒是见过数回,因为年龄关系,并无多少交集,但他很清楚的知道,韦锡侯此人绝不简单。

    不争即争,这韦长史才真的是长袖善舞呢。正所谓官场如战场,委实凶险无比,如何游刃其间c善始善终,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玄妙的艺术,唯有看透人性c知所进退的聪明人才能做到。这做官的艺术,除了必备的知识能力外,最最重要的还是心胸城府,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心如止水的超强心理素质。

    说道超强的心理素质,廿年后某人曾有精辟的说明,他的一席话令人醍醐灌顶,发为官者之深思。此人,便是唐高宗c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娄师德。

    娄师德在官场摸爬滚打近半个世纪,虽然偶有浮沉,但基本上算是游刃其间c畅通无阻,是名副其实的“官油子”。娄师德的为官之道最讲城府,这在他与其弟的一番对话中可见全貌:

    其弟除代州刺史,将行,师德谓曰:“吾备位宰相,汝复为州牧,荣宠过盛,人所疾也,将何以自免?”弟长跪曰:“自今虽有人唾某面,某拭之而已,庶不为兄忧。”师德愀然曰:“此所以为吾忧也!人唾汝面,怒汝也;汝拭之,乃逆其意,所以重其怒。夫唾,不拭自干,当笑而受之。”

    此即成语“唾面自干”的典故来源。从娄师德在官场上的表现来看,他不仅是此原则的提出者,而且还是此原则的忠实践行者——

    娄师德在朝中担任宰相期间,某次与另一位宰相李昭德一同上朝,由于身体肥胖,所以行动异常迟缓。李昭德是个急性子,多次停下等待娄师德后,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对老娄破口大骂“你这个可恶的乡巴佬!”娄师德受此侮辱,非但没有反唇相讥,反而笑着回答道:“师德不是乡巴佬,谁是乡巴佬?”(“与李昭德俱入朝,师德体肥行缓,昭德屡待之不至,怒骂曰:“田舍夫!”师德徐笑曰:“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正是凭借着“唾面自干”这样超强的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