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阡家旧事(下)(第2/3页)  邀天阁之阡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郑国派兵二十万,朝向丹枫冰原上的齐国发起了新一轮的侵略。

    大郑历十四年冬,齐国降,大郑国土又增一版。

    同年,开元大将军率领五十万铁骑再次出征嘉禾,此次并未冒进,而是针对嘉未国的国情重新调整了战略。终于,在大郑历十八年秋,嘉禾国降,大郑俘获士兵十万,金银器物、牛羊马群,奇珍异宝无数。

    元帝大悦,复许下封赏无数,更将嘉禾草原一半的领土赐与开元为领地,开元大将军的声望在民在朝皆达到顶端。

    大郑历二十年,元帝短期目标的最后一处——地处湛西的金国,亦被元家军铁骑征破。

    但与漠北和嘉禾、齐国不同,金国并没有很快投降,而是在都城被破后进行了顽强而坚决的抵抗,再加上全国原本的地理优势——金国与大郑之间隔着一座号称死亡之海的黑沙漠。所以,郑元帝放缓了侵略的步伐,召开元大将军回朝,欲慢慢派兵清理金国的残余势力。

    重回长安后月余,开元大将军因在九年前与嘉禾国一战受到的旧伤复发,向元帝请求卸甲归田。

    元帝再三挽留,最终还是为开元身体考虑,许了他辞宫回家,陪伴妻儿。

    然,连年征战无暇调养,已伤痕累累的国之重将,开元大将军,依旧在辞官五年之后,于四十四岁英年憾逝。其妻陆氏自刎殉夫。

    举国上下皆哀。

    元帝更是在得知开元大将军死讯后将自己关在卧房数日,颗粒未进,只在开元葬礼上才重新出现在人前,亲赋悼文三篇,哀恸无比,更是在悼文还未念完之时因悲痛过度吐血昏迷,就此一病不起,最终在一年之后同一日与世长辞。

    对此,后世史官各执已见。

    有人认为,大郑历十一年时元帝贸然发动的对嘉禾国的侵略战是导致开元大将军早逝的根本原因,也见间接导致了元帝自己的辞世,留下尚未完全收复的金国和征战了近三十年早已国力虚空的朝政给了后世子孙,引发后代又用了几十年时间去稳定朝纲。也有人认为,对战嘉禾国的败绩让元帝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能后来在短短十年间就征服了四方诸国,扩大了近一倍的国土。否则,凭后人有限的资质,郑国恐怕永远都只会缩在中原地带。

    在元帝之后,继位的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业帝。

    与元帝不同,业帝并不是一位冒进的开拓者,而且大郑打了近三十年的仗,兵力已经远不如从前,再加上开元大将军与先帝相继离世后,不少原本军中的高级将领或是请辞或是请命到了嘉禾草原和湛西两地驻守,一时之间,朝中也无甚可用之人。

    故拓土大业就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业帝继位两年后,曾同元帝、阡语一同打拼天下的林相国亦继而告老还乡,从此不知所踪。

    大郑历三十年,边境诸国及金国余孽闻元帝、开元大将军接连辞世的消息,合纵大举来犯。为守国土,保先人所创基业,开元大将军唯一的儿子,年仅十九岁的阡夜,向业帝请命出征。

    业帝诺,隧封阡夜为继元大将军,望其继承父亲雄风。

    因着兵力虚空,这一战进行地并不是很顺利,直至大郑历四十年,十年征战始方休,继元大将军不负众望,平定边境战乱,延续了其父威望。多年之间,边境诸国闻“阡”字而色变,不敢犯大郑疆土十余年。

    战火息灭后,继元大将军也重新过回了平凡的生活。不过,不同于开元大将军青年因战争晚婚,中年又因战事甚少归家,继元大将军从小生长在父亲英名庇佑下,生活相对安稳,在离家出征之前已有两子,征战结束后又得一子,算是子嗣丰厚了。

    且继元大将军三子阡正民,阡正泰,阡正安皆从小聪慧过人,文成武功,又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有先辈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