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绝望(第1/2页)  玉净花明的女子之梅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日的相谈,仿佛将我救出了俗世凡尘,回到芭蕉坞后,心不似从前隐隐作痛,每日晨起侍弄一番花草,或与仙鹤逗笑一回,岁月静好好,大抵就是如此。闲时品一杯香茗,念一句诗,唱一支曲,一切变得平静美好。

    坠儿整日忙碌着,我有心帮一帮,却越帮越乱,只得丢开手。

    一日,坠儿上街买回一些日用品归来,我正陶澄菊花胭脂,她紧锁眉头,道:“真想不到,姨奶奶的孩子好端端的,竟没了。”

    说着怔怔的坐着发呆,我不明白,什么姨奶奶,又是孩子没了?刚欲询问,乍然醒悟,那次两个老妇人来娶簪子的时候说起冯通的一房姨奶奶怀着孩子,难道是……

    “我去找小葵说一句话,却见府里上上下下忙慌慌的,好不容易小葵出来,满头大汗,”小葵是坠儿在冯府最要好的姐妹,当日落难,也曾相助,坠儿顿足道:“她说姨奶奶的孩子,本来很健康的,晨起喝了大少奶奶送来的安胎药,不知为何腹痛难忍,还来不及请大夫,孩子就没了。”说着,呜呜哭了起来。

    我默默走过去,将她搂在怀里,冯通是我的夫君,听闻他的孩子没了,心中自是难过,可也不曾心痛,坠儿却痛苦伤心,她对他的用情之深,也是我望尘莫及的。

    脑子里灵光一闪,又一个孩子没了!其中必定有蹊跷,当日我莫名晕倒,是她请了大夫来的,用了药之后便百般不是;又几次三番找我的搽,甚至设计让冯夫人对我失望,到后来病重,又千方百计阻止不让请大夫;冯通甫一回家,便串通娘家人将我逼至孤山上,不让冯通来看我。看来,我怀有身孕一事,她必是知道的,苦心孤诣,就是为了不让我生下孩子。此番姨奶奶又是在喝了她的安胎药方才小产,看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只不知冯家人可看得出不妥?不禁哑然,冯家有她一日,冯通便不会有子嗣。看坠儿哭得实在伤心,枉费我自认为锦心绣口,此时也不知从何劝起。

    转眼已进十月,天气转凉,坠儿每日上山拣些松枝预备过冬,我也做了几件棉衣,这日中午,几个柴夫挑了几担柴火到芭蕉坞,说是姓林的公子让送来的,我心内了然,含笑收下。傍晚,又有一童子送来一包茶叶并一包银子,附书一封:“红尘知己,只为交心。”自那日一谈,我也引他为知己,今番雪中送炭,万无再拒绝的道理。

    冯通失子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崔晓晓依然春风得意的做着她的大少奶奶,我还是云淡风轻的做我的清贫闲人。转眼到了小雪这日,只见荷尽擎雨盖,残菊犹有霜雪枝,《群芳谱》中有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天气越发冷了,深夜偶尔飞落几片雪花。江南习俗,小雪这日要腌腊肉,吃糍耙,坠儿几日前便开始准备。那日清早便起身,将少许腊肉腌好,祈求来年凡事顺利。我因受不得寒气,起得晚些,坠儿早备下一碗黑芝麻糊,道:“小雪喝黑芝麻糊,可养生长寿,希望来年身体康健,万事如意,姑娘趁热喝一碗。”

    我接过,吃了一勺,很甜,坠儿心细,知我晨起不得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每每准备的早餐都是温和恬淡的。一眼看见衣架上挂着我的白绫红里掐金裙和大红羽翎斗篷并猩猩毡棉袄,心下疑惑,尚未到仲冬,坠儿何以将这一应过冬之物取出?

    坠儿见我疑惑,笑道:“今天在西湖边上有个糍耙节,很热闹呢。姑娘在这芭蕉坞里待的久了,也该出去散散心了。”

    我的确喜欢热闹,喜欢到人多的地方感受欢声笑语,可是现下却无心游览,淡淡道:“我不去。”

    坠儿一扭身,拉住我,道:“好姑娘,你与其在这里对月伤神,不如出去看看烟火,吃一点糍耙,很美味的,我还准备了两盏梅花灯,到时候往西湖里一放,可好看了,还可以祈求天天开心。好姑娘,去吧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