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心疼(第1/2页)  八十年代长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家家户户过新年,寒假学生们放假了,大街小巷多了很多疯跑嬉闹的孩子,走街串巷卖糖葫芦、轰爆米花的小贩生意红火,各大景点、购物场所人满为患。

    这些热闹的地方看不到咱们的白玫。

    她的小本子上,计划出了分岔路。

    眼看着近三月了,方庄的楼房依然没有进展,落户的事儿必须不能等了。

    孩子们上学虽然可以想法借读,但是其他问题都需要户口,一家八张嘴,全指望爷爷奶奶带过来的粮食或者偷摸的买点儿总不是办法。

    厂子里,几个高校的大学生勤工俭学,大大的增加了产量,姚爱国夫妻送货送的腿软、数钱数到手抽筋,资金回笼速度很快。

    白玫看着本子上的数字,心里琢磨着下一步。

    “想啥呢?还不睡?”沙美玲刚洗完头发,拿毛巾擦干。

    眼看着快十点了,忙了一天,都累坏了,几个姑娘洗漱好了,都准备睡觉了。

    “想妹妹们上学的事儿。哦对了美玲姐,明天起,每天记账出入库这些就交给你,这几天你就记的挺好。”

    仓库管理的事儿,现在已经移交给了钱顺,就是看门的钱爷爷。

    白玫逐步的把具体负责的事情转移给不同的负责人,例如,质量把关交给了张彩虹,账务交给了沙美玲,仓库交给了钱顺,这三个人在原有工作前提下,每个人增加了一项管理工作。

    培养人才不是一蹴而就,从小处做起,管理小账才能管理大帐,重视质量才能委以重任,仓库和看大门一样最重要的是人品信得过。

    沙美玲人实在心细,数学基础不错,做财务再适合不过。

    张彩虹性子脾气温和,做事认真负责,很适合做个生产管理者。

    钱顺更不用说了,能让爷爷说句好的人,肯定错不了。更何况,从根本上说,钱家其实也算的上是白玫的救命恩人,没有钱爷爷的热心肠,早在四岁白玫和白竹就饿死在老家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厂子里已经没有人把白玫当小孩儿,最开始的时候万事都去问王兴发,慢慢的发现那老人家就是根定海神针,其实啥事儿也不管,真正管事儿的是小丫头。

    反正发工资的事儿没耽误,爱谁管事儿谁管事儿呗,就这么大点的地方,出不了乱子。

    把未来几天的生产计划交给张彩虹,厂子里不用天天盯着了,白玫跟爷爷开始跑房子。

    就像前面说的,得先把户口落下来,别的都不急。

    奶奶在家跟邻居聊天也没闲着,大院文化就是这样,男人们讨论国家大事、女人们家常理短,缺少娱乐的年代,城区的大事小情茶余饭后闲聊的时候,只要你认真打听什么都能打听到。奶奶这段时间就打听到几家有卖房子意向的,这几天他们就是奔着那几个房子去。

    白玫的买房条件就一条,独门独户,房子大小不论。

    大栅栏有两户,一户一间的,院子特小,进门天井转个身就是屋子,大小也就20多平。屋主是对老夫妻,准备把房子卖了给儿子填上买楼房。

    一户两间的,院子也不大,东西屋。

    白玫现在住着的房子,户主也有出售的意向。

    西打磨厂街有个四合院,现在杂七杂八的租住着一些人。

    跑后海看房的时候,还看了一个三进的大院子,白玫和爷爷差点都没进去,这院子有人相中了,就是价格一直没谈妥而已。

    前前后后的跑了十几天,看了不少房子后,白玫买下了那个大栅栏的20平的小房子,顺利的过了户。

    有了房子又跑了几天把户口落了,孩子们上学的事儿也就顺理成章了。

    紧赶慢赶的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把白竹和白雪送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