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佳宁案(第2/2页)  财色美利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十万美金的固定薪酬还有10%的最终利润分成,达成了一致之后,双方很快就签订好了合同,盖特也飞来香港,开始研究香港的金融规则和佳宁集团的资料。

    现在香港这边的金融规则还比较混乱,比不上美国严密,而就算是以金融监管完善著称的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都能够找到空子可以钻,所以在研究过了香港的一些金融规则之后,盖特表示这里的金融监管实在是太松散了,相比于美国,这里完全是天堂一般。

    至于佳宁这边的杜奇收集到现有的资料看起来也很齐全,和李嘉成、李肇基差不多,陈松清也是靠开发、炒作地产发家,这几年香港经济发展空前繁荣,让人们把大笔的钱从各个方面投入房地产,在这个黄金时代,开发商可以挣到成倍的利润,可以通过预售也就是卖楼花后再建楼,住宅单位的所有权可以多次转手,在工程完成和入住前,价格就翻了几倍。

    陈松清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仅投入250万港元,但最终实现的销售额却是620万港元,在前几年,每年的交易额都不算太大,平均金额不超过100万美元,陈松青在这些交易里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收购金门大厦的消息传出后,一直“默默无闻”的佳宁集团“一夜成名”,成为香港投资界和传媒最热门的话题,据资料介绍,佳宁收购金门大厦的消息之所以如此令人震憾,除了出售方香港置地的名气外,还因为当时香港地产界还从未有过整幢一级商厦出售的先例,而佳宁所开出的近10亿的购买价格,在当时的地产交易中,亦属空前的“天价”。

    凭着无可比拟的自我包装能力,陈松清树立起了自己在地产界良好的信誉,在这几年时间里,就连香港的许多经验丰富的商界老手们都相信,无论陈松清承诺什么,就一定能做到。

    当然,成功的地产商人背后总有一家银行支持,李嘉成收购和记是因为汇丰银行相助,而陈松清凭着地产工程建立起佳宁集团时,也有一家银行介入,为他提供了一个“飞跃”的跳板。

    这家银行就是裕民银行,作为马来西亚的国有银行,裕民银行当时已在国内组建了协助农民开展业务的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银行服务和商业顾问,随后该行组建了跨国事业部,在伦敦、洛杉矶、东京、巴林、纽约和新加坡开设了分行,为其客户提供服务。

    但由于香港金融法规不允许该行设分行,裕民银行便以附属公司的形式在香港成立了马来西亚裕民财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74年成立,但直到三年前年业务才真正活跃起来,三年前正是陈松清发家时间。

    由于这是一家独立的子公司而不是分行,裕民财务远离其母公司的监管,这就给了陈松清操作的空间,佳宁就是借助这个子公司进行了许多违规操作,才创造出来了现在的佳宁神话。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