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一切从头始(第1/3页)  清末恶徒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制度和规范化往往一只队伍的核心,越是近代化的军队越不怕刺刀见红,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靠的是远处简易c火炮和排枪,一旦靠近三十米以内悍勇的英国海军陆战队个个挺着刺刀冲锋,反而以个人武勇著称的八旗绿营一触即溃,现代化军队的果敢可见一斑。

    现阶段杨旭没有带兵的权利但是培养士勇民壮却是清朝典史官最大的功能。护卫乡泽,保境安民,反而是最基层小吏的尤其是典吏基本的权利,这之中名声最胜的莫过于明末清初的江阴典史阎应元,正是由于典史的职责才能才能号召十万县城义民抵抗二十四万清军,血战八十一天,全城仅剩老幼五十三口,宁死不向清贝勒爱新觉罗博洛也就是后来的端重亲王下跪,被刺穿胫骨,失血过多而死。而后一幸存的女子咬破手指在墙上题诗“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题诗后,跳入江中。

    杨旭把四十多人人整齐的分为四队,由赵家兄弟和朱顾c刘三炮分别带着四个小队,这样每一队整好十一人,人数少才便于纠正动作可以一队一队的练,杨旭按照刘家给的地契,找到那三十五亩田地,洋教士乐不可支的跟在后面,但是盖教堂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村里盖房子都是土坯,那玩意盖一两层 土楼还可以,盖高顶数层的教堂直接歇菜,只能用烧制的青砖,这时候土质青砖烧制很花功夫和时间的,还得有黏土。丹尼斯的意思是杨旭去县里买青砖,但是杨旭的意思干脆自己烧制,也给自己添一条生计,更何况自己还有免费的壮劳力,训练的间歇也可以来帮工,再不济去流民镇上买几个伙计家丁也成啊。更主要的意思这县里就一家烧制土质青砖的小砖窑,红砖的烧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是民国后期洋人传过来的技术,红砖在承重力耐性都比土质青砖强数倍,但是光是技术一条就掐死这条路,忽然杨旭想到一些什么,

    自己被送进这个时代的时候,舱里放了很多技术资料,好像有一本时期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那个时代备战备荒,里面有很多教导简易炼钢炼铁,烧制器械等等,天文地理无所不包,可能有讲解如何烧制墙砖的介绍。

    在杨旭正研究怎样烧制红砖的时候,侯家的慵懒散漫的侯大公子侯奎刚回到家没多久,一万两银子被家仆整齐的抬到正堂之上,侯从杰坐在堂前看着这一箱银子,还有站在一旁鼻观口口观心的侯奎,“只是这一万两吗?”

    侯奎赶紧回道:“是啊,叔,那杨旭——就是那乡宁的典史和一帮子民壮在山贼的窝里就发现这一箱子银子,侄子我怕你着急紧赶慢赶的赶了回来。”其实侯奎回到平阳府后,在妓院里几乎乐不思蜀,要不是知府何崇涣怕他耽误事强行给赶了回来,恐怕时间还得长。

    “那乡宁的小吏没对这银子下手吧?”侯从杰踱步上前打开箱子扫了几眼。

    侯奎摆了摆手,“叔,就杨旭那小子那点胆子谅他也不敢,您就放心吧。”这时候从后堂中走出来一个老头,拄着拐杖,侯奎赶紧上前扶住,“大爷爷,您能起来了,见到您康健,孙子这颗心总算落地了。”侯荫昌慈祥的看着扶住自己的侄孙子,不是亲孙胜似亲孙,用手拍拍侯奎的手,说道:“你能挂念,就说明你小子还算有良心啊。”

    侯奎一直搀着侯荫昌落座,侯荫昌双手搭在拐杖上,对着义子侯从杰说道:“这银子对咱们家来说多点少点无所谓,关键是面子,今个总算没把面子落下,这就行了,我在后面听说是上次给我看病的那小子干的,好c好,我们家奎儿看的人不错,有医术还有这等手段,这样的人不可小觑啊!”

    “父亲说的是,我定会好好感激那小子,叫c叫杨旭的典史。”侯从杰对这个父亲可是又敬又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连朝堂上的大人们都敬佩不已。

    侯奎看到大爷爷对自己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