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五章 鼎故革新(第3/4页)  回到北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富弼昨日并没有到政事堂去参与议事,但他还是拿到了甘的改革纲要,昨天研究了一夜,今天自然要来质询,开口便是:“甘相公说要裁撤禁厢人马,可知其中问题所在?”

    “富相请说。”甘等着。

    “如今本就是大战之时,若是裁撤人马,岂不是自断臂膀?”富弼问着。

    “富相公,裁撤人马,乃是精兵之道,兵不贵多而贵精,而今禁厢之中,多是老弱病残,与其徒耗钱粮,不如裁撤了去,可解冗费以养精兵。而且这裁撤也分先后,非边境之地先裁,低于十五者,高于五十者,皆裁撤了去。如此一年至少可节省两千万贯之多。”没钱打仗,就得想办法,裁军是最直接有效的。

    这大宋朝到得如今,光是禁军就养了七八十万,厢军无算,各地还有团练衙门,虽然团练已然是个虚名,但是也有官员差吏等着发工资,这玩意要来作甚?要说保境安民,内地州府的军队完全不堪用,再过几十年,什么宋江王庆田虎方腊等盗匪之辈,一个个占地为王,内地州府养的上百万大军,都是虚设,其中还不知有多少空饷,这些不裁撤了,那真的就是浪费钱粮。

    富弼听得甘之语,哈哈大笑:“都裁撤了,那内地州府,岂不是成了一座座空城?”

    “留部分青壮守城足矣,若是不足,可再招募一些就是。”

    富弼是真的要与甘过不去,他问了一个致命的点:“那这些裁撤下来的人怎么办?军队之中,本多是灾民流民,无家无地,入得禁厢才得以生存。若是把几十万人都裁撤了,这些人无以营生,你可知道会是个什么后果?”

    这是重点,招灾民流民入伍,就是怕他们揭竿而起啸聚山林,这是大宋的维稳之策。所以大宋的禁军,才从开国年间的二十万左右发展到如今的七八十万,这还不算厢军的数目,大宋朝的赋税,每年大部分都用来养这些人了。

    “富相不必担忧,我有一策,可保稳妥。”

    “是吗?甘相公豪富,莫不是要自己出钱养着他们?”富弼还真不信甘有什么能保稳妥的办法,把几十万没有饭吃的人放到社会里,不生乱才怪。

    高台上的皇帝也问了一语:“甘相真有稳妥之策?”

    甘自信点头:“河套之处,黄河环绕,水系发达,乃膏腴之地也,正缺人手开边拓荒,把这些人送到河套之地,把牧场改为良田,养千万人不在话下。”

    “甘相公不是说笑吧?河套之地,党项之地也,党项人岂能容得几十万宋人在那里开田?”

    “富相公,谁的地,刀兵说了算,而今熙河兰煌经略府正在不断把党项人往西边赶杀,党项人都城都迁到了戈壁,再也无力东来。河套不占,更待何时?新得之地,免费发放给裁撤之人,这些人又岂能不愿?如此便是天作之合。就在昨天,种愕来信,得兴庆府东二百里地,这二百里内已然无一党项。如此下去,不用两天,河套尽在掌握。有地在铁门关外,就缺人了。”

    甘一语,震惊满场。朝堂的相公们都看过甘与党项人订立的盟约,盟约上可不是这么写的,哪里知道甘竟然这般狠厉。

    皇帝赵顼闻言大喜:“好,若真是如此,禁厢可裁,如此一举几得,甘相此事办得极好。”

    富弼却道:“如此岂不是背离了盟约?非君子所为也!”

    甘斜眼看了一下富弼,笑而不语。

    富弼此时也回头看了看满场众人,他倒是希望有人能跟着他的话说,但是失望了,国家利益当前,背盟什么的,那是小孩子把戏,拿到朝堂政客面前来说,岂不是可笑?

    甘不理会富弼,只问:“既然大家没有什么意见,那此事就这么办了。”

    富弼又回头去看,还真没有人有意见,唯有摇摇头,又道:“这摊丁入亩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