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国公,枢密使,濮议,危机(第2/4页)  回到北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圣旨。”

    赵曙疑问:“还要加何旨意啊?甘道坚之妻,本已是郡主了,已然难封了。”

    赵曙以为曾公亮是让他加封甘之妻,加个什么几品夫人之类,赵曙其实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他自己的妹妹赵宗兰,那已经是郡主了,再封就是公主了,这可不行,除非他老爹赵允让有个皇帝之名。

    说到这里,赵曙心中还真有给他老爹赵允让加封皇帝的心思,只是还没有找到机会说出来。这话要是说出来,立马就是一场朝堂之争,这场朝堂之争,将会争得风起云涌。史称“濮议”,就是濮王赵允让到底该如何定位的议论。

    所以赵曙说甘道坚之妻已然难封,似乎就带有一些暗示在其中。

    曾公亮不知道赵曙心中那些弯弯绕绕,答道:“陛下,辽人虽败,却依旧势大,必然还想着卷土重来,想来甘道坚在燕云也正在做备战防御之事,此时燕云在手,朝廷当给甘道坚最大的支持,如今甘道坚已然是枢密相公了,便该把禁军调度之权直接赋予,还得从国库拿出钱来资助钱粮军饷,如此才可把燕云真正守住,否则怕有个反复之万一。”

    这话提醒了赵曙,赵曙连忙说道:“是极是极,当是如此,便把这道旨意一并发出去,河北、京畿、辽东、西北,人马任其调动,一定不可让燕云十六州得而复失。”

    话已说到这里,甘如今,真就大权在握了,这权力大得有些吓人了。

    富弼觉得不妥,他又一语,就是说出口。枢密院要调兵遣将,寻常换防或者外地小调动,亦或者一些人事安排,都在枢密院衙门里自决即可,但是全国军队大规模的调动,这必须要事事报到朝堂定夺的。如今北方的军权皆付与了甘,其中风险不言自明。

    说白了,甘只要转过头进汴梁,说改朝换代,那就改朝换代了。哪怕皇帝逃到南方,那也是家国动荡,一分为二,这些后面的事情,不用多想。

    但是这些话,富弼此时就是说不出口,此时去说甘可能又不臣之心?那真就会教天下人耻笑了,传出去,说不定满天下的骂声。

    富弼无语。

    曾公亮喜笑颜开:“臣立马去办,着中门下立马把旨意发出去!”

    朝堂上的议论,依旧还在继续,连燕云舆图都拿出来了,开始计算燕云州府多寡,需要多少官员上任,知州知府知县,提刑转运经略,还有学官判官推官,审官院那边把等候官缺的名单快速送了过来。

    这是一场盛宴,如此多的官缺,朝堂上这么多大佬,每个人都有子侄学生弟子,恩荫也好,提携也罢,所有人都想分几个到手。

    但是朝堂之上,又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明面上看不出一点争夺。这个推荐一下,那个品评一番,互相之间似乎都心里有数。

    这场朝会,开到掌灯之时,还没有开完。

    但是汴梁城内的捷报,早已贴得满大街都是了。报纸也加班加点在印刷。

    茶楼里的那些说人,永远是最有敏锐嗅觉的,当然,也是最能编的,现编都行。

    “今日老汉讲一个了不得的大事,甘相公,背水一战定乾坤,辽皇帝,六神无主夜逃遁,话说甘相公过那巨马河……哪里想辽人早已阴谋在……你道如何?甘相公临危不乱,手持神臂大弓,弯弓就射,就看箭如流星,辽国驸马萧德让,应声落马,左右定睛一看,一柄羽箭已然插在了萧德让胸前,箭上还有铭文,大宋河北两路制置使甘甘道坚用箭,左右之人看得羽箭上的铭文,一个个大惊失色,再看甘相公,已然拔剑而来,诸位,莫看甘相公乃是状元及第的读人,昔日里便以文人佩剑名动京城,文坛三剑客,便是他居首位……”

    “好,好啊!”

    “好,有赏!”

    “老头,一百大钱,接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