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七章 你说,你好好说,万不可胡说(第3/4页)  回到北宋当大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没有一个皇帝不会被这种话语打动的,万民敬仰,青史一笔,明君典范,这显然是赵曙所追求的。

    曹太后的结局,在甘这几句话中,终于扭转过来了。

    赵曙哪怕是装,也会装得一副孝顺的模样。

    这件事情算是说完了,赵曙却还有烦心之事,又问甘:“道坚,你说朕初登基,到底该做些什么?”

    这话倒是把甘问愣住了,都当皇帝了,还要做什么?

    不过这也是个问题,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新皇帝上任,岂能不想做出一点成绩出来?

    但是如今这个国家,到底怎么去做出成绩呢?

    赵曙显然有些迷茫,他这个皇帝,有一个榜样在前面,那就是万民敬仰、青史留名的仁宗皇帝。

    所以已经登基快两个月的赵曙,不想让自己显得碌碌无为,那就得干些什么。

    到底干些什么呢?这个国家,最近也不缺钱,也不打仗,也没有什么大事,不说大事,几乎连小事都没有。

    这让赵曙去干点啥好?

    赵曙问出这句话,甘几乎忍不住就要说出“改革”一词了,把这个国家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敢叫日月换新天!

    甘连忙沉了沉,得沉住气。

    改革这种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甘现在这个地位可以完成的。这种事情不能靠皇帝,只能靠自己。

    因为靠皇帝,不知道皇帝哪天被其他人忽悠人就变卦了,改革就无疾而终了。皇帝本就是个人,也会受到别人左右,皇帝变卦这种事情,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想要改革成功,甘就得靠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去面对所有人,让所有人都能信服他的一言一行,再加上皇帝的信任,这才是改革的基础。甚至皇帝不信任的时候,有怀疑的时候,还有人帮着甘去说服皇帝。

    而且改革还不能操之过急,得有试验,然后在推广,得有这么一个过程。这个经验来自邓老爷子。不能直接就一拍脑袋大刀阔斧去弄,这么干必然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实就失败在这两点上。

    一是王安石几乎就是靠着自己一个人在干,干到后来,满朝都是敌人,甚至自己手下的人都有叛变的。皇帝也经常摇摆不定。

    二是王安石许多的政策,还真就是一拍脑袋决定的,大刀阔斧去弄,最后的结果表明,王安石的一些政策,其实在推广实行阶段是行不通的。

    当然,王安石还有许多政策还是极为高明与先进的,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是为大宋积累下来了一些家底的,否则徽宗赵佶也不可能那么大手大脚的花钱,醉生梦死直到亡国。

    所以甘这个时候,不适合提出什么变法改革的事情。

    甘在沉思,为新皇帝上任三把火想着办法。

    赵曙见得甘久久不语,多少也有些气馁。还说道:“先皇把这天下治理得太好了,教朕如今都不知道做点什么好。本还有一个冗费度支问题,却也被道坚你的商税之法解决了。唉……”

    冗费度支被解决了?其实也不尽然,是这两年解决了,过两年这个问题就会再次显现出来。

    赵曙说出这番话,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一个幻想,要是当初甘把商税之法拖几年在拿出来那就好了,这个时候刚刚登基的赵曙,不久立马能做出大政绩了吗?此时也不会这么烦恼。

    甘想了许久,想定了一件事情,然后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陛下,国泰民安之时,其他政事暂时都无需多操心。陛下有没有想过干一件大事?”

    甘要怂恿赵曙了。

    赵曙立马来了精神,问道:“什么大事?”

    “燕云十六州!”甘说得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