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核心产业(第3/3页)  神圣罗马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能学习普鲁士人,优先发展军工业、铁路、制造业,再加上奥地利的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修铁路要靠政府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商业竞争那也是内部的问题;军工业同样也是靠政府拨款,这个年代国际市场只能算是小补,隔壁的毛熊就是一个不错的客户。

    制造业就只能拼国际市场了,不过弗朗茨并不担心,有神圣罗马同盟这个大市场,还有毛熊这个好盟友,比历史上的普鲁士强了太多。

    农产品加工业不用说,几乎就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奥地利在欧洲粮食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都是直接出口粮食。

    历史上,俄国人对外出口小麦,同时又从外面进口面粉,这不是网络上的段子,而是在这个年代真的存在。

    没有啥好奇怪的,船把粮食运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就是空船,还要用石头压仓底。精明的商人发现俄国市场上的面粉价格不错,发现有利可图,又返销给了俄国人。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奥地利的竞争对手是粮食进口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双方在一开始的成本上就拉开了距离。

    这种有优势不需要多少投入的产业,自然要重点发展了,历史上奥匈帝国时期,匈牙利就是欧洲最大的面粉供应商。

    至于被无数穿越者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国力体现的钢铁业,为什么不是发展核心?

    只要看看这个年代,市场上对钢铁的需求量有多小就知道了。

    奥地利帝国每年就那么两三万吨原钢,俄国人才几千吨原钢,英国人也好不了多少,年产量不足十万吨原钢。

    没有办法,市场需求就这么大。那怕是加上生铁,这需求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反正大家都没有突破百万吨大关。

    要是把钢铁产业作为了核心产业,信不信几个月过后,奥地利的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的钢铁滞销?

    到时候为了解决这些滞销钢铁,政府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别的产业上,最后惊讶的发现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工业危机反而先来了。

    与其如此,不如发展铁路、军工业带动钢铁的消耗量,有市场需求就会有生产,这才是市场规律。

    重点发展钢铁产业都超前了,高科技产业就更加不用说了。除了军工业,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都是市场决定产业发展的前景。

    这个年代是高科技的荒漠,很多划时代的产品,就算是在实验室搞了出来,一样无法推广出去。

    这种超前的领域,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产业不行,作为次重点发展对象,提前进行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