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9章 时过境迁(第1/2页)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果然不出李恪所料,逃跑的吐谷浑大军无一幸免,全部死在了李靖和尉迟恭的手中。

    三天后李靖和尉迟恭带人回到玉门关,并且将这一战的细致情况,向李恪详细的诉说了一番。

    最后李靖开口对李恪说道:“元帅,按照皇上的交代这次吐谷浑之战,所有的战利品皆归元帅所有。”

    “这是我和尉迟恭伏击吐谷浑败军所得。如今一并交给元帅处置。”

    “你小子这次算是发财了,这数万匹战马足够你组建一支万人骑兵。而且兵器铠甲俱全,这真是捡了天大的便宜。”程咬金大笑着说道。

    “如今吐谷浑之战已经结束,各位也应该回朝复命了。回去的时候替本王向父皇说一句珍重。”李恪一边说一边将三军帅印交给了李靖。

    “你真的不准备回长安城了?”李靖接过三军帅印之后,开口对李恪问道。

    “不回去了,估计这两天我的家眷也应该到了。到时候我就直接前往吐谷浑王庭建立藩属国去了。”李恪叹息了一声后说道。

    这是一旁的李道宗开口说道:“此事本来不该我插嘴,不过既然我在场就不免要说上一句。”

    “皇侄你不回长安城是好的选择,离开那是非之地反倒逍遥快活。我等在长安成功后,希望你可早日归来。”

    李道宗话音刚落,程咬金和尉迟恭也站起身来,开口对李恪说:“我们也在长安城等,你小子可不要把我们丢在长安城不闻不问。”

    李恪无奈的笑了笑,然后开口对众人说:“放心吧,你们任何人都不会有丝毫的危险。这个你们带着,关键时刻竟然会有人助你们一臂之力。”

    李恪说完之后便将祖巫令又拿出了两块,分别交给了尉迟恭和李道宗。

    自从李恪一战大败吐谷浑,便已经让李道宗对其死心塌地。早就有了报效之心。

    而李恪通过系统自然也能看得明明白白,所以自然不会吝啬一块祖巫令。

    ……

    第二天一早,孔婧柔单爱莲等人便到了玉门关。李恪将它们接入玉门关之后,面对已经交代了一番。

    然后便率领自己的二千血狼禁军。以及李世民拨给他的一万骑兵,便离开玉门关吐谷浑而去。

    这里将是李恪大展身手的地方,在这里李恪将开疆扩土平定番邦异族。在这里李恪要发展自己的工农业。

    李恪这一路上可并没有什么人慈,对于那些反抗自己的部落,李恪采取了铁腕政策。

    最后李恪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吐谷浑。并且开始在吐谷浑修建城池,结束了数千年来的游牧生活。

    这让吐谷浑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不需要再像以往一般担心饥寒交迫。因为李恪为他们建造了房屋,还带领他们耕种土地。

    所以一个本应该属于李世民的称号,却被吐谷浑百姓冠以到了李恪的身上,那就是天可汗。

    ……

    李恪离开的这一年里,李世民将贞观之治更加的贯彻。使整个大唐国泰民安百业昌荣。

    可是却有人在暗中蓄谋着,他要发动一起政变。废掉当今皇上立太子为帝,然后达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被李恪从玉门关押回长安城的侯君集。这侯君集被押回长安城之后,李世民念他是开国功臣,并没有惩治于他。

    只不过是罚了他二年俸禄,可是这并没有让侯君集感恩戴德。反而对李世民充满了怨恨。

    接下来李世民又对番邦异族发动了几次战争,而侯君集都未被得到重用。而且还感觉到李世民正在慢慢的削弱他的兵权。

    这不由得让侯君集觉得,李世民是要狡兔死走狗烹。早晚有一天他们这些功高盖主的老臣,都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