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五章 凤雏庞统(第2/3页)  北地枪王张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绣这次听得,是真正的惊讶了,失声道:“什么?”

    庞统微笑道:“大将军既对孔明了解。可知道孔明出仕之前居住在何处,以何为生?”

    张绣不知庞统的葫芦里面卖什么药,听得他问便自然地答道:“其住在襄阳以西的隆中,却是以,以躬耕为生。”后面张绣却是想了一下,才说了出来。

    庞统听得大笑道:“大将军既然知道孔明以前是以躬耕务农为生,应该知道他为何懂天文和地理了吧。”

    张绣听得,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是他以躬耕为生有关?”

    庞统点头道:“对。躬耕为生,必先熟悉泥土c地形c阳光c风向等,其中泥土c地形等属地理,孔明躬耕,只尝其尖便知是否肥沃,适合种何作物,观山中树木生长,就能将地形猜出。除此之外,其只观山中树木生长可测阳光c风向,观日出日落天时,可知未来天气如何,此就是懂天时了。大将军治下随便找些上了年纪的老农,也能做到,不过孔明天资聪颖,观察比普通老农更入木三分罢了。”

    听了庞统之言,张绣就立即记起当年与马腾c韩遂联军在长安进行的大战,那场大战本来自己已经处于劣势,最后却是得了一老农的提醒,提前得知大雪要降临,才借着大雪扭转败局,夺回长安。如若那次不能将长安夺回,那张绣的形势就陷于被动之境了,可以说那场大战最关键的就是那个老农。事后张绣还亲自登门道谢,长安建好之后张绣还请老农到长安城住,不过老人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村落,张绣也没有勉强,而这老人却是在两年前去世了,张绣每年都去那村一次就算没有时间,也派心腹去一趟,以示对老人的感激。

    这时却听见庞统说道:“故此大将军不须对孔明过于忌惮,在统看来。他只是一名书读得比较好的农人罢了。”

    张绣听得,亦忍出笑意,名垂千古的诸葛孔明他的好友庞统看来芳然尔名书读得比较好的农人,这若是让后人知道,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好。不过听完庞统的一席话,张绣倒是完全放下了对诸葛亮的忌惮。在这时代,若说对诸葛亮了解最深的人,应该是他的老师司马徽还有眼前这个嬉皮笑脸,没个正形,但智谋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好友庞统了。

    张绣听完,疑惑地问道:“士元家在荆州,缘何来到长安?。

    庞统呵呵笑道:“来长安,自然是找大将军讨饭吃还有要酒喝了,不知大将军肯不肯收下某张绣听得,笑道:“士元能相投。本将自然求之不得。至于那酒菜。士元要多少有多少

    庞统听得,大笑道:“统就是喜欢大将军这样爽快的人。”

    张绣继续问道:“据本将所知,士元乃是荆州名士庞德公之侄,来投本将却是让本将大为不解。”

    庞统笑了笑,也没有在意张绣的查探,毕竟自己是荆州人,又与诸葛亮相熟,突然来投张绣自然会有疑惑。但庞统不知道的是,张绣通过历史知道,庞统这人就曾经到曹操那里献了一计,让周瑜赤壁那把大火烧得曹操仓惶北逃,所以对于庞统突然来献计,张绣自然会有所防备。

    只听见庞统说道:“现在天下诸侯仅剩寥寥几家,其中以关东曹孟德c江东孙文台还有占关西的大将军势力最强,才夺荆州的刘玄德虽然不错,但已经错过时机,难成大器。至于幽州袁家残部还有益州的刘璋等犹如冢中枯骨,不必多言。再看最强的三家诸侯中,曹孟德有中原c河北名士,手下人才济济,统一个外人相投,必不能得到重用。江东孙坚,其势虽盛,然其依靠立足者乃是江东世家,江东世家之排外,天下皆闻,且其又与荆州交恶,统若相投亦不能得到重用。”

    顿了一顿,庞统继续说道:“而大将军这里,领兵大将虽多,然善谋之士却甚少,真正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