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章 确立新制 下(第2/3页)  北地枪王张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是政绩不达标的则会被罢官,当然这标准张绣不会傻傻地用穿越前社会所胜行的“猪的屁”统计政绩有多重标准,另外还要看百姓满不满意。再加上官员是定额的,除非部门人手不足以及新开设部门会添加人手外,一般只会淘汰了一些官员才会另外增加,或者有新加入官场的人加入进来一起竞争。这样一来,可以加社会展,不让官员懒惰,而考取科举新入官场的人也有官可做,还可以限制冗员的出现,一举多得。

    而鉴于乱世平宾之后,社会越展人口会越多,张绣以后也会引入退休等制度,不过现在身处乱世,这些就以后再引入。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商人c郎中等特殊职业也成立了诸如商会等由行业人士组成,但受到膘骑大将军府监督的介于民间与朝廷之间的部门,来管理这些特殊职业人群。这些就全部都划入户部之下管辖就不细表了。

    而张绣为表示尊重学术,规定自己每年至少去一次长安学宫听课,对长安学宫祭酒执弟子礼,无论学宫祭酒年纪是否轻过他。这条规定一直延续到张绣的后代,也算是一条立国之策了,以显示张绣既重文治c也重武功,两者不可或缺。对于商人要考取科举之事,张绣是坚决压了下来。

    张绣很清楚,商人政治并不适合中国,张绣现在通过科举制要建立了一种循环模式。农民通过读书成为精英,之后考取科举为官,再为百姓服务。这样就成为了一种以学术引导政治,再以政治引导社会,而学术又产生于社会当中的循环模式。

    这种循环模式最核心的就是学术,也可以说是文化c知识。张绣很清楚,中国以后无论继续走农业国的道路,还是走商业国,定或者不知何时会出现的工业国的道

    都有一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比拟的优势”那c化!

    数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与积淀,这种文化底蕴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可以比拟。张绣对于穿越之前,中国就经常自认为自己文化落后,在张绣看来这论断简直愚蠢得可笑。自己没有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都弄清楚,继承好,就一味以为自己的文化落后。别人的文化先进,这就是张绣穿越前某些主流社会精英的通病。

    以科举制为录用人才主要制度,加上察举c贡举制度并行,学宫c学府,内院c开放藏书等培养人才。还有张绣对学术的尊重,使得社会文风日盛,加上有效的防腐机制,多管齐下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这种以学术引导政治,以政治引导社会学术又产生于社会之中的良性循环。

    新的三省六部的建立加上从科举制这个人才选拔根基引申而出的引领社会向好的方向前进的机制,这才是张绣自穿越以来最想做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事。如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再通过大败胡人这一战建立起来的威势为契机,终于将这种机制建立起来,

    张绣这一改制,变动的主要是手下的人,至于百姓则不太受影响,有钟繇坐镇,民政之事也丝毫没有拉下。而张绣也没有让众人快转变过来,而是要众人在秋收前熟悉自己新的职务还有与其他部门之间的问题,有半年作缓冲,加上张绣以前就定下的基调,这些时代的精英很快就适应了过来。

    张绣这次一系列的改制调整并没有激起太大的风波,毕竟张绣改的是膘骑大将军府的内制,对于已经开府的张绣来说,自己建一套内制原则上并没有触犯汉律。若然大汉天子权势还在,张绣这么弄自然会死得很惨,但现在各地诸侯并立张绣威势最强,哪个诸侯都不敢在此时开罪张绣。当然也有不识趣的人在天子刘协面前找张绣说事,刘协亦只能无奈苦笑。

    张绣这边内部进行改制c调整,曹操在春末的时候就已经出征河北。袁谆和袁尚不和,袁绍得袁熙支持其势强于袁谆,袁谆攻袁尚,夫败而回,退守平原。袁尚见得,亲领大军追击,兵围平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