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觉悟(第2/3页)  霸王必须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数年的征战。从大秦亭长一路风生水起到了如今的汉王!天下的亭长如何的多,六国遗贵也不少,为何一开始搅动天下大局的陈胜王死了,而刘邦还能活着!

    从亭长到君王,无论刘邦先前是贵族还是庶民。说他是跟随着手下才能顺路而来也好,说他是以自己的魅力吸引众多能人投靠也罢。一路走来发生的所有事,他这个君王都知道。看的冷暖是非多了,也该有自己的领悟和变化了。

    张良早就劝过他不能太仁慈。到如今,刘邦也该生出自己的觉悟了。

    夜风中,周勃还是神色凝重的看着整个战场。

    虽然齐军的加入给了汉军很大的助力,可钟离昧等人摆脱了王撵这个‘任务’的束缚,整个的大军都可以更加的放开。

    本来看似平衡的战场,此时又成了悬念。看似拼杀了许久应该是劳累了的楚军兵士,此时反而杀的更加起劲。

    周勃心中还苦苦等待着张良跟汉王乃至齐王商议撤军的结果。可他如何能够想到刘邦此时的想法。

    兵戈碰撞的铿锵c各军战士的嘶吼c战鼓的擂动,各种声音从远处传来围绕在刘邦跟张良的耳边。

    刘邦一刻不停的注视着前方,静静的看,久久的凝视。

    “汉王。”张良缓缓的拱手行了礼,在没有任何反应的刘邦身边,自顾自的说道:“今日汉王提及,有些话,臣斗胆一言。臣在上次彭城一战后便也想说。除了丞相跟王后所言之,汉王兴奋过早,不该大摆宴席,以致三军将士放纵轻敌。

    其实臣还想说,楚军中似乎有一种风气,如同当日六国不同风格的服饰。但凡开战,楚军中的将士大多想着的是拼杀,所以霸王可以放心的去让麾下将领自己坐镇。

    家师曾提及无为,将士自知奋勇拼杀,君王多言而不利。少言不言,或可让将帅心中畅通,指挥大军更加得心应手。

    张良一年来日夜思索。然我汉军中将士,犹如暴秦未亡时的各地城邑,闻楚军之风或以心生怯意,不能全力而战,自是不能放任自流。汉王肯坐镇军后压阵,正是改变我军将士内心的良方。臣张良,待所有将士感谢汉王。”

    也许汉军中眼下能够领悟这些的将领不多。可这的确是汉军的一个弱点。

    张良师承黄石公,很多迷津自有人指点,如今能够顿悟出这些也不足为奇。

    彭城东门。

    周兰跟桓楚二人一起领军两万杀出。

    虽然是事发突然,不过在这之前韩信早就通告各军,今夜楚军很可能会杀出来。

    眼下已经入夜。除了西面倒霉的汉军连下午的饭都没有吃上之外。其余三处的守军还是做出了一定的准备,应对可能而来的楚军冲锋。

    想起项羽的一再叮嘱,在大军行至距离齐军营地还有一半距离的时候,周兰挥手,制止了大军的前行。

    “怎么了?”一旁的桓楚压低了声音问道。

    周兰睁大了眼睛警惕的四下看着,“你不觉得,这里太安静了吗。”

    “夜晚不是白日,安静有什么不正常的吗?”

    “我总觉得,这么直接冲上去不好。眼下大军分的散。你我二人也算是第一次作为主将引军作战了吧,还是心点好。”

    虽然昨夜周兰才引军出去跟彭越拼杀过。不过说到底,那都是项羽出谋划策以及坐镇后方观战。算不得周兰主阵。

    桓楚将手中的长戟转了个方向,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以刀盾兵在前,大军随后,声势大一点,但大军还是要缓慢前进。眼下齐军也看不清我们,也给他们来点玄乎的东西。”

    “嗯。”周兰微微点头,“再多派些斥候,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摸清楚这里的情况,最起码不能让他们有力气去其它方向支援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