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只要胆子大 啥啥啥都敢惹回家(第1/2页)  诡店小掌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姥姥正在炕头摆着面板和饺馅,给我包饺子。

    油灯挂在棚上,昏黄的光把屋子里装饰的无比朦胧。

    我揉着眼睛坐起来,隔着窗纸能听到姥爷在外头劈柴。

    “醒了?姥给你包饺子。”

    老王二叔家的老太太死了。

    跟着一群胳膊底下夹着草纸的乡亲们去奔丧,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个茬。

    今天天也不好,黑压压的棉花云一层一层压在村子上头。

    姥一大早就先过来的,姥爷等到我睡醒了,才领着我过来。

    王家湾这村名,就说明了不少事。

    这一路过来,听来听去,都是一家的旁支,我消停的抓着姥爷,心里突然好奇,姥和姥爷都是外姓,是咋留在这里的?

    老王二叔家的门口,比昨天还热闹,白事班子已经搭了台子开始比划,灵棚就在旁边,简单的拿木头支了个大架子,上面绑了黑布,棚口冲南,披麻戴孝的老王二叔和德辉儿,跟着在屋门口接人,媳妇儿跟一群女人都在我姥的指挥下给大伙撕‘孝布’。

    所谓:孝布。

    就是粗白布,成匹的备好。一般家里有老人,这就是早备好的,撕成长七尺宽一尺三寸五的布条,按照亲疏,发给众人。

    我姥就把撕好的布条缝成一个个尖尖的白布帽子,那针头特别粗,线也特别,是搓好的细麻线,

    空气里浓重的香火纸钱味道,熏的人头胀,跟着知客指挥,行礼了几遍后,我就说什么也不想呆了。

    村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们,三三两两过来了,我还没看到呢,小德全就窜出来塞我手里俩小鞭儿,对着房后指了指,钻人堆里没影了。

    大人们见天都为生计忙活,孩子可想不来这么多,乡下的民房,大多是门前顾个脸面弄好点,屋后还是山是山,土是土的,这些地方也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

    “丫头,你来。”

    姥姥眼尖的叫住了想溜的我,拿了块小黑布一截红线,几针就缝到了我胳膊上。

    靠近她,我闻到了浓重的麻线的味道,鼻子里痒痒的难受,姥姥抬手把我流出来的鼻涕给擦了,打发我出去的同时,一大块馍也揣进了我的兜里。

    屋后面,好大一片空地,依山凿出来的房址,只用了三间房的面积,剩下的全荒着。

    德全跟俩个小男孩儿不知道啥时候整了一小块冰池子出来,我转过去的时候,三个人玩的正欢脱。

    “你要不要坐冰车?”

    “是啊是啊,可好玩了。”

    孩子们打成一片,用不了多一会,男孩们向来野,女孩们都是玩自己的,我能跟他们玩,却是我姥姥的叮嘱。

    等到了吃下晌饭的时候,我们几个早就从房后,玩到了山上。

    冰池子说白了是拿水自己泼出来的,薄薄一层架不住玩多久就化了。

    叫木生的孩子,爹是村里的猎户,山里跑的熟烂,他跟弟弟水生打小也是跟着没少跑,看我和德全都没玩够,哥俩一合计,带着我俩就奔后山了。

    后山上,有水潭。

    姥姥姥爷不是本地的,我就从来不知道山上这么精彩。    正月山上灰秃秃的,除了山坳里不成格局的一片松林带点惨绿,也就是眼前这一片建筑,出奇的吸引人了。

    一大片青石板房子,散落在这老山里,经年累月日晒雨淋,虽然荒废了,却没有几间倒塌,木料的门窗都已经腐朽成泥,空留着形状,无声的静默。

    村里隐隐的丧乐声,房脚墙根处一闪而过的响动,都夹在山风里,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嚎一嗓子,撒欢儿的窜了进去!

    小孩子们,怕爹怕娘怕狗,就是不怕有地方玩,我都没半点犹豫,就跟着德全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