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章 祭祀(第2/2页)  大汉万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想,皇帝刘彻也得靠后站站。

    皇帝对着宗正刘德点点头,刘德随即站了出来,看了一圈人满为患的大殿,一张老脸之上满是骄傲的神色。

    皇族刘氏,将会照耀整个天下。

    “吉时已到,出殿,祭拜!”

    此次祭拜事宜,自然就无关乎兼任大鸿胪田千秋的事了,整个过程皆交由宗正刘德指挥。

    今日的皇帝很明显格外地忙碌,按照排列的日程,他要先带领刘氏族人祭拜天地,祭祀刘氏先祖,回忆昔日的荣光,继而让子孙后代继承这种荣光,并将它传下去,一代两代三代……万代。

    接着,皇帝也要带领朝中诸臣去土耕,祈祷今年的风调雨顺,谷物丰收,大汉朝繁荣昌盛。

    在独尊儒术的大汉朝,孔子的话自然也被重视了起来。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一个人祭拜自己的祖先是应当的,如果你去祭拜别人的祖先则是谄媚,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事,见义勇为这个成语的出处便是来自这里。

    所以,大汉朝皇室对祭祀这件事看得很重要,不亚于一统天下。

    而且,只有皇帝才可以祭拜山川河流,祭拜远古巨人神灵,这里便体现出了阶级分歧。

    自先秦开始,秦朝统一华夏后,秦始皇与公元前219年在泰山行祭礼,召集齐鲁儒生,自定礼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封禅与泰山山顶。

    后,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在皇帝刘彻登基的第21个年头,他率领群臣东巡至泰山,学秦始皇在岱顶立石,再行封禅礼仪,其后行封祀礼,

    所以,在大汉朝,对于这种祭祀很是重视,后来也渐渐形成了一种华夏文化,并传承至后世。

    今日,岁旦之日,紫气东来,皇帝刘彻率领刘氏子侄后辈出宫殿,行至太庙。

    太庙,实为存放先人牌位之地,公元前202年,自刘邦建立汉朝,便设太庙,将自己的牌位放进其中供后人祭祀跪拜。

    只是,此刻的太庙还未形成一种制度。

    在数千宫卫军的一路护卫下,刘氏宗亲行至汉高祖刘邦太庙行祭祀礼。

    按照普通人的说法,祭拜祖先和天地就是为了保佑后人平平安安,来年风调雨顺。

    而在皇室却又有了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沟通天地感应,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天地不灭,人族永存。

    就连最爱打闹的汉皇室幼童也在父辈的注视下一丝不苟,面容肃穆,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鄂邑公主刘询和太子刘弗陵更是如此,两人跟着进贡上香,叩拜行礼,举止庄重肃穆,一丝不苟。

    礼乐合奏,使这种祭祀礼愈发的融于天地之间,仿似先人和神灵在注视着你的每一个动作。

    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宗正刘德喊出:礼成。

    太庙祭祀,毕。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