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顾此失彼(2)(第2/3页)  人道征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如靖从怀里掏出信件和兵符递给张炳忠。张炳忠看了看封皮,这信件是杨肥写给襄阳兵备道张禹兴以及知府王述曾的,便笑道:“不管内容是什么,只要有这封信,再加上兵符,便能有大作用!如靖,你真是老子的福星!”

    张炳忠让人去用开水熏开信封,同时又让人去找罗孟德。

    等罗孟德赶来的时候,张炳忠已经在看那封信了。

    “八大王,信上面都说啥了?”罗孟德问道。

    “狗日的黄自得,他居然打下洛阳了!”张炳忠咬着牙道,脸上没有一点喜色。

    “黄自得打下洛阳了?那福王呢?”罗孟德问道。

    “福王?当然是被黄自得砍了。福王富甲天下,他家里,据说比皇帝家里都有钱,如今这些东西就全是黄自得的了。狗日的我们在这里顶缸,和杨肥拼命,他倒好,这次在洛阳可吃肥了!”张炳忠从牙缝中说道。

    想想福王府中那么多的好东西,如今都归了黄自得,再看看张炳忠,虽然没有占到大便宜,但是也没吃大亏,再看看自己,罗孟德也忍不住郁闷了起来。不过他想了想,道:“如今骂人家也解决补了问题。嗯,襄阳也有个襄王,也是亲王,虽然没有福王那么有钱,但是肯定也不少。”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关键是声势。杀个襄王,声势上还是远远比不上黄自得。”张炳忠还是有些不满。

    ……

    黄昏时候,有一小队官军骑兵,共二十八人,跑得马匹浑身汗湿,驰至襄阳南门。襄阳因盛传洛阳失陷,四川战事不利,所以近几天来城门盘查很严,除非持有紧急公文,验明无误,一概不许入城。这一小队骑兵立马在吊桥外边,由为首的青年军官走近城门,拿出督师行辕的公文,证明他来襄阳有紧急公干。守门把总将公文仔细看了一遍,明白他是督师行辕标营中的一个小军官,官职也是把总,姓刘,名兴国,现年二十一岁。但守门把总仍不放心,抬头问道:

    “台端还带有什么公文?”

    刘兴国露出轻蔑的神气,拿出来一封火漆密封的火急文书,叫守门军官看看。守门军官看正面,是递交襄阳兵备道张大人和知府王大人的,上边注明“急密”二字,背面中缝写明发文的年月日,上盖督师辅臣行辕关防。他抬起头来对刘兴国说:

    “请你稍候片刻,我去禀明黎大人,即便回来。”

    从督师行辕来的青年军官不高兴地说:“怎么老兄,难道我们拿的这堂堂督师行辕公文是假的么?”

    守门军官赔笑说:“莫见怪,莫见怪。公文自然是真的,只是需要禀准黎大人以后,才能开门。”

    “老兄,这是紧急文书,误了公事,你我都吃罪不起!”

    “不会误事。不会误事。黎大人就坐在城门楼上,我上去马上就来。”

    杨肥驻节襄阳时候,每个城门都有一位挂副将衔的将军负责,白天就坐在城门楼上或靠近城门里边的宅院中办公。自从他去四川以后,因襄阳一带数百里内军情缓和,各城门都改为千总驻守,惟南门比较重要,改为游击将军。这位游击将军名叫黎民安,他将呈上的公文正反两面仔细看了一遍,看不出可疑地方,但还是不敢放心,便亲自下了城楼,站在城门洞里,将前来下公文的青年军官叫到面前,将他浑身上下打量一番,便开口问道:

    “你是专来下这封公文么?”

    刘兴国恭敬地回答:“是,大人。”

    黎民安又问了几个关于杨肥的行辕的事情,刘国兴都对答如流,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黎民安见刘兴国表现得坦坦荡荡的,便不疑有他,于是便对他说:“既是这样,就请在南关饭铺中休息等候。我这里立刻派人将公文送进道台衙门。一有回文,即便交你带回督师行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