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2.立定太子(第1/4页)  嫌贫爱富(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嫌贫爱富(科举)最新章节!

    一百二十二章  立定太子(九皇子如愿以偿成为太子啦)

    九皇子兴冲冲地到宫中, 将蔡思瑾这个废除内阁, 提拔六部尚, 分权的计划与皇上诉说。

    皇上初闻言时只是一边听一边批阅着自己的奏折, 时不时在奏折上批几个“知道了”或者“如拟”的字样,但是越听越是心惊, 待九皇子真正说出“废除内阁”这样的字样之后, 惊得差点掉了手中的笔。

    皇上立即将自己的御笔放下,将桌上的奏折合起来, 盯着九皇子浩诚说道:“我儿细细道来!”此时他的兴趣已经完全被这个计划勾起来了, 觉得这简直是削弱权臣实力的最佳方式,甚至比他废除丞相位置还要激进。

    待听完九皇子的全盘计划之后, 皇上吸了一口气, 问道:“浩诚, 你实话与我说,这是谁想出来的计策?这位先生有大才啊。”

    九皇子浩诚抿嘴一笑,说道:“父皇,最近新入京且与我关系好的大人是哪一位,您难道还不清楚吗?便是浩诚不说,父皇耶能猜到他是谁吧?”

    皇上立即脱口而出:“蔡思瑾!”

    九皇子笑道:“父皇明鉴,自然是蔡侍讲!哎,只有他才会如此大公无私替我们皇室着想, 若是其他人, 巴不得将首辅的位置留着, 日后好自己登上那个位置, 权倾朝野呢?权力哪个不爱?只有真正跳出其中、淡泊名利的人才能站在臣子的位置也想出这样一个好方法。”

    皇上也叹息了一口气,说道:“此计甚妙,但是我这里却是用不了,实在是时机还未成熟,不过皇儿日后你登基之后,待新政改革已经深入人心,却可以用一用。”

    九皇子大惊,害怕这又是皇上的一次试探,赶紧诚惶诚恐地跪下,说道:“父皇误会了,孩儿只是听闻此计之后见猎心喜,这才迫不及待地来与父皇分享,并不是有夺储之心啊。”

    皇上此时摆了摆手,亲自走下去扶起九皇子,拉着他与自己一同坐在一张罗汉塌上,对九皇子推心置腹地说道:“浩诚我儿,你心中不必惶恐,我这次并非出言试探,而是与你推心置腹地交谈。既然蔡思瑾已经想出了这么一个好的方法为你铺路,我也不再在你面前藏着掖着。我之前就想要立你为太子,但是担心谢正卿谢首辅在我死后做大,功高震主,怕你应付不来。

    但是现在,我已经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就是明日下诏,一边明确立你为太子,一边封你兄长们为藩王,让他们立即出京就藩。第三则是要求整个大晏朝所有年过六十岁的官员都一定要致仕,赐予他们良田美宅,让他们回乡去颐养天年。

    如此一来,我大晏朝可以无忧矣。谢正卿谢首辅如今已经五十六岁了,四年之后就必须要致仕。即便父皇活不到四年后,但是因为年过六十就一定要致仕是我下的诏令,便是你这个新皇也要遵从的,逼他离开内阁也不是什么难事。我与谢正卿君臣相知一场,他也是真心为了大晏朝的新政推行付出了心血的,便让他也得个善终吧。

    当然,若是四年后他年满六十还想要霸占住内阁首辅的位置也是不可能的,我已经与几位心腹御史说好了,若是他留恋权位不愿意退位,自然会参他,毁了他的一世清名,只是我不愿意你与谢正卿最终走到那一步,毕竟你们也是血脉亲人。

    而且谢正卿空出首辅之位之后,你也不必立即就废除了这个位置,新政的成果还未稳固,新政还未深入人心,还是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进行推行,这个时候一个首辅的位置不能或缺。我推算了一下,到那时蔡思瑾正好42岁,以他的心性人品,便是做首辅18年也不至于贪恋权位。

    等到蔡思瑾六十岁快要致仕的时候,新政也基本上深入人心了,这个时候他便可以顺势上奏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