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歇马镇云遮雾罩 程向东舱口凝望(第1/5页)  风雨歇马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南方一个小镇——歇马镇:时间是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十九年,即一四二一辛丑年十一月十七日黄昏,天下着雨。

    这场雨已经淅淅沥沥地下了五天。

    今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坐在船舱里面的人已经感到了寒意。

    两条带篷船一前一后行驶在湖面上,第一条带篷船篷口的木箱子上坐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

    头发用一条青色头巾束在头顶上,他身穿一件银底青花的斜襟棉袍,外加一件包着驼色毛边的褐色对襟短袄,腰间系着一根深蓝色的腰带,脚上穿一双白底黑帮布鞋。

    年轻人的身后摞着几个大木箱,每个木箱上都写着“程家班”三个字。

    木箱旁边戗着几捆大刀c长矛c红缨枪和彩旗等道具。

    程家班唱的是黄梅小调,黄梅小调是黄梅戏的前身,最早叫“黄梅采茶调”——初期,黄梅采茶调流行于安徽安庆地区。

    他对落在他右肩的雨点浑然不知。

    略显稚嫩的脸上透着掩盖不住的俊朗阳刚之气。

    宽额方颐,星眉剑目;山根高挺,鼻翼丰满;双耳宽长,耳垂厚圆;一张干净白皙c轮廓分明c生动方正的脸;嘴角边还有两个明显的酒窝;宽肩膀,长身量。

    小伙子一脸的愁云,满眼的忧郁。

    他的手里拿着一本卷了边的书——看上去很像一个手抄本,他一会儿低头翻几页手中的手抄本,纹丝不动地看一段时间,一会儿抬头眺望c凝视着前方,前面就是程家班要去的地方——歇马镇。

    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还看不到歇马镇的影子。

    但远方连绵起伏c云雾缭绕的山峦倒是隐约可见。

    艄公赵老汉告诉小伙子,最高一座山峰叫二龙山,湖的名字叫饮马湖。

    歇马镇就坐落在歇马湖北边那片崇山峻岭之中。

    湖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不少,这些船不是从歇马镇来的,就是往歇马镇去的。

    每条船上都装满了货物,怕水怕潮的货物就在上面盖一块油布。单从这些来往的船只就能看出歇马镇是一个商贾云集c富庶繁华之地。

    年轻人名叫程向东,他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程向东两岁时被普觉寺的悟觉住持收养,九岁时随程家班下山,十岁时,班主程五湖收他为义子,取名程向东。

    因为程班主七岁的独生女叫程向南,所以,程班主给他取名程向东。

    这也比较符合程家班走南闯北c东奔西走的职业特点。程向东不知道自己原来的姓名,义父程五洲也不知道他原来的姓名。

    十二年前,程家班在前往安庆的途中,老班主——程五洲的父亲程子槐旧病复发,程五洲就带着父亲到普觉寺找星云禅师救治。

    程子槐的拜把子兄弟戚河清——即普觉寺的星云禅师——原来是一个郎中。

    他走村串户,悬壶济世,凭借一双妙手,救死扶伤,但由于迟迟不归耽误了唯一儿子的病情,儿子死了以后,妻子郁郁而终,心无止水的戚河清就到普觉寺剃度出家了。

    由于老班主程子槐病入膏肓,星云禅师无力回天,最后,老班主死在了普觉寺。

    程家班在普觉寺呆了一段时间,离开普觉寺的时候,悟觉住持将九岁的真儿托付给了程五洲——真儿这个名字是悟觉住持起的。

    老班主在普觉寺病逝以后,儿子程五洲成了程家班的班主,悟觉住持希望程五洲能帮助真儿找到自己的生身爹娘。

    程向东放下手中的书抬头远望的时候,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走到程向东的跟前,她将一个剥好的板栗塞进程向东的嘴里,然后从夹袄的口袋里面掏出一大把板栗塞进程向东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