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见县令(第1/2页)  农家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农家日常最新章节!

    过了晌午,成池就要前往县衙,二叔套了马车去送。

    马车到了正央坊,过照壁南街,转短巷,送至衙门街。夷县县衙位于城内正央坊衙门街正中,坐北朝南。

    县令是为天子守牧一方,所以县衙一般也是仿皇城建造,在城池的中轴线上。官府建筑一般是前朝后寝,所以在县衙求见县令是没错的。

    “池哥儿,到了。”

    到了县衙,成池站定,抬首见着“夷县县衙”四个方正大字。

    县衙显得有几分破旧,朱色大门门轴处有些掉漆,显得有几分斑驳,没有“新官新气象”的样貌。

    倒是左右新制的楹联格外抢眼,上面写着“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大门廊下是鸣冤鼓,三级台阶而下,门口是左右两座威武的石狮子。县衙左右是听风观雨双子楼,左边是听风楼,做县学,右边是观雨楼,做牢房,暗合了左文右武的结构,衙门对面是照壁。

    “池哥儿?”看着成池望向衙门,楹联确实抢眼,二叔就说,“听说楹联是县令写的。县令可真是好官,上任拒了新修县衙的提议,说不想废官府钱粮,招百姓劳役也不肯,怕耽搁春种。我知你对县令有几分怀疑,可看他所作所为,当真是简朴又心系百姓。”

    成池未置可否。

    听其言观其行,到想过好官,但修堤坝一事还存在心里,成池不会对县令有多大的认同。

    “我去南街茶楼等你。”见说不动,二叔告别成池,拉走马车。

    成池上前几步,递名帖,对门子道,“劳烦禀报,常宁成郎求见。”

    成池求见,稍等了片刻,跟着引路的小吏进了衙门。穿过仪门,行至大堂。

    引路的小吏是个圆脸外向的小个子公差,脸上挂着笑。

    “不知怎么称呼?”

    “小的叫乐添九,神童叫小的九子就好。”

    九子健谈,一路步行至大堂,不要紧的也聊了聊。

    大堂五间,中间三间就是公堂,成池见着居中挂着“明镜高悬”的牌匾,庭院宽阔,左右各个屋子,是县里事物办公的地方。

    穿大堂,过二堂,恍然见着白衫文人从宅门里出来,那人似乎往这边看了一眼,转廊下小门,似乎又往宅门去,避开了。

    宅门是衙门官舍。那人是谁?官员府邸随意进出?

    想着,成池也就这么问了。

    “那是白先生。可是县令东床呢!”

    白先生?非官非职,该是幕僚之流。称先生,可见这位白先生在县令面前地位又高于师爷。东床就是女婿,可见亲近。

    想着,成池一叹,“可惜没能相识,不知白先生是容颜俊俏,还是对县令助益良多?”

    “小郎君还道容颜俊俏?”九子乐呵呵的说道。

    “我就是容颜俊俏。”

    “小郎中有才学,小的这样微末小人都听说过。不过县令可没与郎君差不多大的小娘,小郎君和白先生做不了连襟了。”引路的九子是误会了,自个心里还道,原来神童也想靠向县令。

    不过,话里也透了点音,成池有才学,只是县令没适龄的姑娘,所以和白先生成不了连襟,也就是县令女婿。那在这县衙里,白先生是那个有才学的?

    眼观鼻鼻观心,成池敛了心神,不再做声,一路至宅门。

    进宅门,做客花厅,见浓眉大眼、三寸大胡子的壮年男人,身穿县令公服。

    “小子成池有礼,见过县令。”成池拱手拜见县令。

    要说秀才以上才是见官不跪的,成池没有秀才功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