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6章 石碑与碑座合体(第2/3页)  不辱年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跟他道石场,写了个条子,带来给石场的负责人,负责人带领贺国荣找寻石料,问了要怎么设计?贺国荣冥思苦想,想不出马县长到底喜欢什么图案。最后决定,先收了他五十元订金,等他回来先想好了图案再去安排雕琢。

    图案还没有想好,贺国荣就决定去看一下石碑,兴许可以焕发出灵感来。贺国荣来到老干活动中心,见到了曾宪魁,说明了来意,老曾伯就带他去了书画室,那石碑被用几根木枋支起来,成为喜爱书法的老干们研习的对象。贺国荣仔细阅读碑文,想起小时候遇到的那个老人,读诵碑文时,在桥上踱步的景象,读完碑文,幻象着当时那位父母官的形象。

    曾宪魁也是书法研习组的成员,见贺国荣这么认真,就过来问话。

    “小贺呀,这么认真,难道你也知道这石碑的来历?”

    “小时候从西门桥上过,见到过。”

    “修建新桥好还是不好?”

    “当然好,老桥窄小,石栏杆毁坏,桥面凹凸不平,新桥桥面平整宽阔,栏杆漂亮。”

    “新桥修好了,这石碑就不能再放那儿了,人大车主任叫我们先保管着,等以后建起博物馆在拿去保存,正好,我们老年书画班用来临摹,内容虽然很陈旧,但我们看了倒还没有坏处。”

    贺国荣说:“车主任一直都在关心这快石碑,还让我去找碑座,想把他们合在一起。”

    “找到了吗?”

    “找到了。”

    “在哪里,赶紧搬过来,我们这木支架虽然牢固,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样子也不好看。”

    贺国荣说:“准备雕琢一块新碑座,去把旧碑座换下来,图案一时没有想好。”

    “怎么?以新换旧?那碑座被人用了还是怎么的?”

    “不是被人用了,是被当成了一块石头的底座。”

    “那把石头般下来不就得啦?”

    “不行,那快龙形石头很稀罕,很贵重,不能随便乱放的。”

    “龙形石头?”

    “这事你老就不用管了。我会想办法办好的。”新的去把那块旧的换下来。”

    看了碑文,又问一下小保姆的情况,曾宪魁说她还在民族师范读书,现在就考虑一个问题,毕业了是让她回老干活动中心,还是去当老师,有点纠结呢。贺国荣说,等她放假回来,通知一声,我们来见个面,交谈一下,看她本人有什么想法。曾宪魁说这样好,尊重本人的意愿。

    贺国荣想好了碑座的图案,就去荣寨,石匠出门吃就去了,要三天才回来,贺国荣想,这时间一而再再而三耽误,怎么向车主任去交代呀。回到办公室,秘书喊他,老干活动中心通知你去有事。

    他去了,曾宪魁马上带他去书画室,让他看已经和石碑合为一体的碑座,楔入的地方严丝合缝,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图特别和谐和完整贺国荣十分诧异,忙问:“你们怎么……知道这碑座在哪儿?”

    曾宪魁说:“它在哪儿我可不管,我只是按照我的思路,做了一件事,我们给马县长送去一份省里的材料,今天上午,就有人把碑座给送来了。你再仔细看看,不错吧。”

    贺国荣依然不解:“你们送的什么材料呢?”

    曾宪魁嘿嘿笑,拿出材料给贺国荣看。

    材料上说,接到省老干活动中心的一个电话,有一位百岁老人,当年在贵山生活过,他的曾祖父当年题写的一块石碑,立在贵山县城西门外桥上,过年的时候回去贵山,去找石碑,准备照个相,送到北京文史馆去,那里有他一个表舅,他也知道这个事,很关注。他去看了,现在那里变成了新建的大桥,石碑放在老干活动中心,不见了碑座,拜托县老干活动中心给政府汇报一下,请求县政府发个通告,寻求碑座的线索,尽快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