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猜疑(第1/2页)  江氏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江氏侯最新章节!

    “兴许是金乌皇室子弟,侯爷在边疆并未与金乌将士有来往,我也不明白那小公子为何盯着你看。”唐晓回想跟在荀术身后的那位小公子,他身量不高,高高束着马尾,英气十足,一看便是习武之人。只是唐晓也不知道那人是什么来头,只能叹口气道,“我们回去问问竞华,也许他知道。”

    两人走了不远,竟然遇见萧帝身边颇为倚重的李筠。李筠站在风口里,依旧是墨绿色的宫袍,腰里系着黄穗子,一张饱经沧桑的脸被冻到发红,显然是站了不短时间。见江宁与唐晓走过来,李筠快步走上前来,笑嘻嘻道:“二位大人走的真快,一下朝就没了踪迹。陛下请二位大人前往书房谈事。”

    唐晓心中明白是金乌来使的事情。

    今日在朝堂上,荀术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就是金乌国想要借东鹤的兵攻打西海,作为补偿,金乌会将国主唯一的亲妹妹嫁来东鹤,并且十年来奉。

    看似合算的买卖,萧帝在朝堂上却没有点头。

    江宁同唐晓到薰然殿,李筠却把唐晓拦在了门外,只让江宁一人进去。

    御书房很大,三面墙壁上都是书架,正中摆放着书案,每次下朝,萧帝就俯身于这张矮矮的书案前处理国家大事。

    事实上,萧帝是个勤奋的好皇帝,完美的继承了靖祯帝的品格。萧帝今年四十多岁了,依旧精神气十足,身量不胖不瘦雍容华贵,一双闪亮的眸子中饱含帝王的威严。

    “臣参见陛下。”江宁行过礼又问道,“不知陛下因何事诏见臣子?”

    “你是当真不知?”萧帝一边批阅奏章一边漫不经心问道。

    “臣不知。”

    “这样来说金乌使者请你重回东境带兵你也是不知情的了?”萧帝放下手中毛笔,意味深长的看着江宁,道,“他们倒是消息快,朕这里才将东境兵权交到淮安王世子手上,他们就如此心急想要帮你要回兵权。”

    在朝上时,荀术提过几句平阳侯,可那时江宁正在发呆也不知道荀术到底说了什么。适才唐晓说荀术在朝上也没有说什么,就是些恭维的话,怎么他会想到替萧致和要回兵权?难道萧致和真的与金乌有旧交?

    “什么?金乌使者想要让臣带北府军攻打西海?”江宁跪在地上道,“陛下明鉴,这我实在不知情。兴许是金乌孤陋寡闻,以为臣与先父在东境多年了解西海国的国情,并不知道淮安王世子的神威,这才请求陛下让臣重回东境带兵。”

    萧帝看着江宁,忽的想起了萧远章,他并非不相信萧致和,而是他有苦衷。

    江宁不敢抬头,以为是萧帝心中还有疑虑,道,“陛下您想想,就算臣同金乌使者有关系,金乌使者来我朝是为两国大事,臣守着东境与金乌既无兵戈之争,又无玉帛之谊,臣只知好好的守着东境,尽早将蝉山夺回来,金乌国主又何苦派使者为我要兵权?于东境而言,臣和淮安王世子有什么区别?只要能守着边疆就是尽到了一个臣子的责任。臣与世子的区别在金乌使者心中,在金乌国主心中……”

    萧帝走到江宁身边将其扶起,道:“和儿,朕命世子前往东境,你心中……你心中可有不甘?”

    “回禀陛下,臣没有。”

    “朕想听你说实话。”

    江宁有些懵,他看着萧帝,不知道萧帝是否想起年幼时的萧致和或是萧远章,低着头说:“若说是不甘,自然是有的。父亲留下遗愿要我收回蝉山,可我在边境许多年,一直都不能收回蝉山。堂哥在西境有功勋,他一定可以收回蝉山,只是……我……”

    “朕都明白。”不知萧帝想到了什么伤心事,眼中隐约有泪光。他转身坐到书案前,看了许久江宁,问道,“和儿,你在东境多年,凭你对金乌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