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雪夜谈心(第1/2页)  江氏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江氏侯最新章节!

    天宝二十年,腊月初七,萧致和终究是留在了净月城。

    薛竞华和湘银一大早就扶着萧致和的灵柩去了佛岭,让唐晓来接江宁回驿馆。

    这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压在树枝屋檐上,寒鸦飞起,天地一片萧索。唐晓骑马在前面走着,江宁跟在后面看不见他的神情,只能看见他消瘦落寞的背影。

    昨日虽是匆匆一面,萧致和对江宁的交代寥寥无几,却是意味深长。萧致和再三叮嘱,遇事多和唐、薛二人商议,唐晓与薛竞华看法不一时多听听唐晓的说法,薛竞华还小,可见唐晓在萧致和心中的分量。江宁九岁起,听闻平阳小侯爷在青州理家治臣一丝不苟,小小年纪文采斐然,心中就仰慕至极。如今听闻他离世的消息,心中尚且难过,更不要说唐晓与薛竞华这两个陪着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了。

    喜儿将江家槐树下的那坛酒带来,虽不是京中好酒,却是江澄亲手所酿,滋味不同一般。江宁从包袱中翻出了封着红布的旧瓷坛子,他快马几步赶上唐晓,说:“佛岭离这里也没有几里路,不如我们先去佛岭,接了薛公子再一起回去。”

    唐晓向来矜持,与薛竞华那个大大咧咧的性子相反,有什么话都憋在心中不愿说出来。萧致和临终前仿佛叮咛,不要让江宁受了委屈。唐晓本意是带江宁回驿馆,停歇一日再去佛岭,再怎么也没有让江宁刚出狱就去佛岭吊唁萧致和的道理,但心中又愧疚自己不能亲眼看着萧致和下葬,心中正为难时却听见江宁提出先去佛岭,心中眼中一时欣喜,快马追了上去。

    佛岭位于净月城南,将净月城与亭陵城隔开,原名叫大西岭。百年前某大能者圆寂在此,紫气腾空而起,惠济帝在皇城见了,御笔亲赐此地为佛岭。东鹤信佛也是从这位惠济帝开始,百年前东鹤国出了不少的怪事,什么凤凰转世的皇子,什么能够渡魂生灵的能人异士,不过百年就都化为泡影。天熙年间修建的佛塔佛寺,大部分在景汶帝时就废弃不用,留到现在的也只有佛岭了。

    寒冬腊月,天上还下着大雪,上山的路很不好走。到了半山腰,江宁和唐晓各自出了一身的汗,见湘银在寺庙中站着,匆匆与门外小僧行礼就进了寺门。湘银一双眼肿胀如桃核,见着唐晓又要哭,想到这里是佛门清净地又生生忍着。

    此寺名寒山寺,寺中香火鼎盛,大殿中供奉的神灵面目慈祥,垂眼看着人间悲欢离合。从大殿中走出一位身着袈裟的老僧,白眉白须,行动却如风。他带着院中伤心欲绝的三人去往后山,分开一片青松白雪,见一处屋舍,贫寒却不失清雅,传来阵阵诵经声。三人推门进去,见薛竞华跪在一个简易灵堂面前,前面放着火盆冥钱,灵堂下两侧分别坐着五位眉清目秀的和尚,敲着木鱼诵经。

    萧致和身死异乡,一应礼数不能周全。唐晓是军旅之人,对皇家礼数不甚明了。薛竞华父亲是礼部尚书,自幼耳濡目染,对皇家礼数了如指掌。每每想到萧致和是皇室子弟,如今却葬在这无人知晓的荒山野岭,家中无人吊唁,薛竞华心中五味杂陈,他执意逾制要为萧致和守灵。

    这几日,四人吃住都在寒山寺,谁也没提回驿馆的事。

    江宁看着薛竞华三日未进一粒米,心中不禁感慨。唐晓也恹恹的,湘银更是每日以泪洗面,心中不禁感慨道:“能遇到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忠仆,一生也足够了。”江宁见这三人情状,心中不禁想起死于今年初夏的哥哥嫂子,心中也一片悲凉,下山去了一趟七里镇,就着白雪红梅祭拜了自己的哥哥嫂子。

    第五日夜里,风声雪声都小了下来,江宁烧完冥钱回来合衣躺下,迷迷糊糊中听到有人站在窗下轻声唤他。仔细一听是湘银的声音,江宁不知何事,急忙翻身下床,拿着灯出门去看。一片漆黑中,湘银身披披风站于窗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