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0章 此事最着急(第1/3页)  鸽子花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早上七点十五分,张敬民在家里接了马运昌的电话。

    “敬民呀,我运昌呢,我昨晚回到家的,这么早就给你打电话,我知道你的性格,不趁早叫住你,说不定就已经在下乡的路上了。你就怕待在办公室里,我也一样,烦琐事情多,来找的人大都是些小事,啰里吧嗦,鸡毛蒜皮,把大好时光都给你耗费了。怎么样?大家先集中一下,我把情况通个报?哎,不在办公室,去招待所楼上,清清静静的,我让华翔先去准备,我们八点半开始?”

    缓一口气,没听到张敬民吭声,问:“敬民呀,你在听吗?”听到嗯的回答,问道,“怎么?是不是熬夜啦?写材料?”

    张敬民忙说:“没有,只是……”看了一眼婆婆那间屋,谢静雅打着呵欠出来,摇着手,示意不要说,张敬民就止住了。婆婆病情加重,连续几夜了,都是夫妇俩轮流守护,白天张姨过来接替了,各自就去单位上班。

    “我都听出来了,你的嗓音有点沙哑,要注意别是感冒了,到招待所来,我叫他们熬点姜汤给你喝。半个多月没见面了,急着想见面呢,等不及呢,好多话要说呢。我尽量简短,拣干的说,不耽搁你下乡,行不行?”

    谢静雅站在旁边,她听出了马运昌的声音,小声对张敬民说:“还是先去见个面吧,把情况说清楚了他会理解的。”

    看到张敬民面容憔悴,眼眶发黑,马运昌就吃了一惊,埋怨道:“果真是感冒了,再怎么也得要注意身体呀。”吩咐所长赶紧熬姜汤。

    张敬民止住所长,说只是休息少一点,不碍事的。

    副县长杨学谨一进来就说了:“敬民县长的岳母病了,因为要照顾老人,所以休息不好。”

    马运昌忙问:“住院啦。”

    杨学谨说:“没有住呢,两夫妇在家里轮流看护。”

    张敬民说:“不止我们两个,还有张姨,她负责白天,白天我们都要上班。”

    马运昌说:“这怎么成?得安排到医院去,有医生护士帮着。”

    杨学谨瘪了一下嘴:“老人没有单位,住院费报不了销。”

    张敬民说:“也不是这样,我们动员过,她坚持不进医院,没办法,只好在家,开了药,请护士来家输液。”

    马运昌说:“这我理解,老人一般多是这样,倔脾气,这样也好,家里什么都齐全,方便一些,你们就辛苦一点了。”

    管工业经济的副县长曹晶倒好了茶水,坐下说:“这一批老人以前是城市居民,或者是小手工业者,集体所有制,有的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参加过什么单位,年轻时候还可以找些零工,老了就没有退休工资可领,全靠子女赡养,这类情况还不少。”

    杨学谨说:“是呀,子女条件好一点的,还不算是个问题,差一点的就恼火了。火烧脚背了就知道痛了。我们私下也议论好多次,国家对这类人应该有个什么政策,的把这批人管起来,要不的话,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是一句空话。”

    马运昌说:“各区镇现在都有养老院建设规划,有的已经动起来了,我在外面看到,有的地方允许私人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叫什么老年公寓,是可以借鉴一下的,城镇也要搞养老机构。敬民的岳母生病了,不能住医院,讲出去怕人家笑,你们连自己的父母都管不好,还管得好群众?这倒是很好的提醒我们,凡事都要考虑周全,所谓经济社会同发展,就是这个意思,经济建设是命脉,是发展核心,社会发展呢,是水平,是条件,养老也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不能挂一漏万,这方面杨县长你们要着重多思考,多拿注意。这样,敬民县长的的岳母这边,得空时我们去看一看。”

    张敬民说:“不用不用,大家都忙。我今天确实忙下乡去,要不是运昌县长电话打得早,恐怕我现在已经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