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四十五、调整分工(第1/2页)  战贫手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付品江任施州市军转办副主任的文件下来了,胡伟首先向他道了喜,还开玩笑让他请客。柳青青随后表示祝贺。而后,陆续有人发来微信或短信。

    副科转正科了,付品江的心里并未太在意,因为付品江的心思并没在这件事上面。不过,能够涨一百多块钱的职级工资,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过去了,征地事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还算卓有成效。按照村支两委研究的意见,所有人达成一致,再集中签合同,集中兑现补偿,一户不准落,一分田不准落。

    大部分征收户都同意签订合同,另有五户钉子户,很快成为众矢之的,监督委员会的天天找他们,左邻右舍的也开始议论,钉子户的压力还真不小。

    在向亚洲的亲自督办下,市人社局选派的另外两个驻村队员,比规定的最后期限晚了四天才来报到。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晚了两天,周五和周一,二人当然是寻思着能好好过一个周末,再开赴边疆。

    付品江、吴玉田和马雁飞已提前一个星期,为新加入的两位同志打理好了房间。村委会的条件有限,墙有些潮湿,他们还贴上了报纸。

    付品江和吴玉田商量着,召集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人,利用次日晚上的时间开了个会,重新分一下工。

    会开的不怎么顺,徐大伟和谢学忠完全是一什么事都不干的姿态,付品江每说一句,他们就每个人要怼两句。你说入户走访,他们说屋里太潮。你说整理资料,他们说饭不好吃。显然,他们是要给付品江和吴玉田一个下马威,以便从此以后骑到别人头上,作威作福。

    付品江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毕竟还比较年轻,没有管理方面的经验,如果强行压制,必然后引起二人强烈反弹,只会适得其反。与人共事,自己虽然是个驻村工作队长,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强行命令之类,尽可能的团结大家,也是自己的必修课。

    他知道,现在如果自己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凭义气用事,一招不慎,则会满盘皆输。

    付品江的脑子快速转着,最后淡然道:“我看这样,徐大伟同志和谢学忠同志,你们先每个人分十五户贫困户,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你们完成一轮走访,村里的其他事情,你们不用分担,怎么样”

    既然是来驻村,总得干点儿事吧,不然怎么说得过去。半个月走访十五户,一天也才一户,这跟玩有啥区别二人不好再争论只得接受了这一任务。

    而马雁飞自告奋勇申请的任务则是,完成剩下一百四十多户贫困户的走访。

    村委会有了四个市里常住的干部,还有三个村里的干部,吃饭长期靠付品江那蹩脚的厨艺,显然也不是个事,经过商议,决定请个做饭的,每天做两顿饭,月工资一千。

    初步人选是吴玉年,此人是吴玉峰的姐姐,原本嫁到了红石集镇的,前年离婚了,只得回到了云梦山。

    吴玉峰和吴玉年姐弟二人,其实也是比较可怜之人,那年吴玉年十七岁,吴玉峰十岁,母亲过世了,他俩便成了孤儿。吴玉年人长得还算水灵,十八岁就嫁到红石集镇一个剪头发的。吴玉峰念了两年半初中,都是吴玉年送的。

    在婆家,一开始,吴玉年过得也还不赖,但就是不生孩子,婆媳关系越来越不和谐,婆家也不肯再拿钱去供吴玉峰读书,吴玉峰于是辍学了。

    后来,婆家抱养了一个孩子,但这也阻止不了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日趋恶化,吴家湾的人都没有料到,这段婚姻可以持续到前年。

    初步商定后,吴玉田当即给吴玉年打了电话,吴玉年也一口答应下来。一天做两顿饭,也不会耽搁太多时间,她还可以顺带着干一些地里的农活,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充分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