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东方岩兄妹安慰殷英(第1/4页)  30岁结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能用“换了一个人”来形容东方岩见到殷英的直观感受可能一点也不夸张。东方岩提前给殷英打了电话,也跟她丈夫汪浩通过话,他们俩显然是有时间稍微收拾一下自己的。殷英换下了家居服,换上了日常便服。只是那四个大箱子还摞在阳台上,挡住了白天从窗外射进来的阳光。东方鹤觉得整个屋子都换了一个样,去年暑假她曾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屋檐下学习古琴,那时候这个房子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到处都是孩子带来的明亮的色彩和装扮,虽然那一年暑假孩子被送回了乡下。东方鹤仿佛觉得她由一个彩色时代一下子进入了一个黑白空间。不,没有白,只剩黑色。她看着自己的老师,眼里充满怜悯和哀痛。

    汪浩给他们倒了水,还切了西瓜,但是大家都没有吃。殷英强打起笑容,东方岩建议大家出去走走,不要闷在屋子里。殷英夫妇也同意了。

    校园还是那个校园,假期没有结束,有一些学生还在学校里悠闲地骑着单车。东方鹤想起第一次来学校的情景。那一天殷英是在校门口的地铁站迎接她的。大概是没有几个老师会做到这样对待学生的吧。东方鹤被老师亲自来接自己的行为所打动。这位略显丰腴的年轻女人让东方鹤第一个想到“杨贵妃”。她领她到文学院办公室,又给她介绍了校园,最后带她到自己家里吃午饭。她弹琴的样子就是中国文人应有的样子。是她把“古典气质”活生生地显现给东方鹤看的。她记得她的书房里有两张琴,那一张就是为她的小儿子准备的,“可惜他更喜欢玩汽车”,当时她是这么说的,无奈里带点雀跃。殷英一直希望自己生的是个女孩儿,这样她就能跟她有更多的共同点。小儿子很调皮,殷英又太安静,经不住闹腾,常常会感觉疲倦。汪浩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算多,他本来就属于一板一眼的那一类人。他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可孩子的好奇心是无限的。殷英又坚持自己带孩子,前两年婆婆来帮了一些忙,等到汪力凡上幼儿园后,她就坚持完全由自己带。

    亲子关系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她停薪留职几年她都不在乎。她曾如此宣称。汪浩基本都听她的,对这些事他基本不发表不同意见。他们俩人与其说是夫妻,倒不如说是某种合作关系的伴侣。在工科直男汪浩的骨子里,没有过多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他的人生规划中只有“务实”这一项指南。殷英不去想她的婚姻,也不去想科研在丈夫心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她像一面墙,坦然而坚韧地面对一切。只是联结他们二人的唯一存在毫无预兆地灰飞烟灭了,那堵墙好像轰然倒塌了一般。殷英还没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

    他们经过那家徽菜馆,东方岩为了避免殷英睹物思人,选择了隔壁的一家湘菜。他们一家三口和他吃饭那次就是在徽菜馆。殷英只是顺从地跟丈夫走着,她的整个身心都飘向了别的地方,此时此刻此地对她来说仿佛完全陌生的存在。她只是凭着本能在走路,她只是像动物那样观看迎面而来的所有人,而每一个眼神背后并没有任何深刻的意义。

    他们落座,席间的谈话和声音在殷英看来都离她很遥远。汪浩显得很平静。东方鹤知道说什么安慰的话都过分,都无力,于是只是默默地夹菜给殷英碗里。丧子之痛对一个女人的打击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恢复过来的,事发之后,她急遽消瘦下来,体重直线下降,她穿的那件衣服本来是很合身的,如今倒成了格外宽松的款式。她的头发好像也枯黄了,失去了以往那动人的光泽。丰腴而白皙的手臂显得十分干瘦,皮肤的光泽同样失去了。东方鹤坐在她旁边,她看起来就像是她的妈妈。

    东方岩第一次觉得自己竟然毫无办法开口说话。他觉得食物难以下咽。殷英偶而似乎清醒过来,抬起眼睛看着大家,努力地挤出一个苦涩的微笑,也象征性地吃上几口。

    饭后,东方鹤带殷英往五道口方向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