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8章 不归是归(十五)(第1/2页)  秦汉之建国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8章不归是归

    刘辟非在余杭部待了十日。按照刘辟非的要求,余杭部一半人要移居钱唐,充实钱唐的人口,整个余杭部都在燕军的监视下,忙着搬迁的工作。

    其中有忧愁的,却也有欢喜的。钱唐的土地要比余杭肥沃得多,却因为各方觊觎,反而没得到很好的开发。余杭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农耕的百姓,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将春种的种子小心收起,放在搬运行礼的木车上,与炊具、床被一同运走。

    第十日,桂枝回来,向刘辟非报告了乌伤联军各部的情况。

    乌伤联军战败后,各部纷纷作鸟兽散,龟缩在自己的部落之中。但身为主帅的山阴部酋长乌伤,却一直没有回到自己的部落。

    乌伤酋长很有可能已经战死。

    刘辟非决议对山阴部用兵,迫使杭州湾南部一岸各部落臣服钱唐。刘辟非亲率三千郎卫与三千名余杭勇士,亲征山阴部。

    如山阴部当年所走路线一样,刘辟非先绕道去了诸暨部。

    诸暨部派遣使者请降。刘辟非对使者道:“把你们酋长的人头送上来,否则诸暨部将被我军从土地之上抹去。”

    使者回到诸暨寨中,诸暨部长老惶恐,杀死了自己的酋长,向刘辟非献了诸暨寨。刘辟非大喜,复将人头送还诸暨寨,并勒令其出兵两千,自负粮食,跟随自己作战。围攻山阴部。

    刘辟非对诸暨部周边小部落发布命令,所有部落,都必须派遣勇士,自负粮食,加入讨伐山阴部的行动中来。否则将被钱唐视作敌人看待。

    不过,刘辟非为了避免粮草接济不上的难题,并没有如乌伤一般,征召大规模的部队,他勒令这些小部落,贡献战士一到两名,更多是象征意义。真正需要各部配合的,却是补给。各部落都要捐献粮食,运送军前。

    刘辟非在诸暨又待了十天,都是忙于建立补给线的事情。

    俞格则率领余杭部勇士讨伐周围不肯臣服的部落,毁灭其祭祀神社,将部落的百姓,卖给周边的部落为奴,如此不仅可以多赚一笔钱,也可借此威慑周边部落。

    十日后,俞格率军归来,与刘辟非一起,抵达山阴部脚下,围困住山阴部下山的要道。

    同时,刘辟非往句章部派遣使者,告诉句章部酋长,速速派军与自己会和,共同围攻山阴部,若是山阴部投降,句章部人马依旧不到,则被视作山阴部盟友,必率军讨伐之。

    句章酋长听到之后,犹豫不决。山阴部山高地险,更有山阴部族人几百年经营,部落内存储的食物,支撑一年半载并不是问题,刘辟非所率大军能支撑这么久吗?

    经过这一战,各部落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补给的重要性。

    周围小部落的酋长,纷纷劝说句章酋长早日同意,毕竟山阴部的覆灭,对句章部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句章酋长当下征召各小部落,随同自己,一同前往刘辟非军前,如此,刘辟非见到自己这么大的阵仗,恐怕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句章部。

    句章酋长决定征召一只五千人的军队,但这对于句章部及周围部落来说,却是重负。句章内的长老劝说句章酋长立即上路,先表态。但句章酋长显然认为军队的实力更能为自己提供保障。

    如此,征兵之际,竟又是浪费了五六日,但统计下来,却只有四千九百九十九名士兵。句章酋长感觉这是老天故意和自己作对,执意要凑齐五千人才肯出征。

    如此,又浪费了一天时间,才征到一名勇士加入。

    刘辟非见山阴部易守难攻,已经放弃强攻的办法,乃晓谕山阴部落百姓:乌伤酋长,自恃暴力,伐我盟友,此皆乌伤一人之罪也。与山阴百姓无干,若山阴百姓弃械投降,未尝不能安居乐业。否则,两军交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