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0章 不被尊重的盟约(七)(第1/2页)  秦汉之建国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不被尊重的盟约

    吕青山率军抵达浑水新城,浑水新城百姓无不为之欢心鼓舞。吕青山拒绝了秦观渔的设宴款待,在浑水都尉秦山的陪同下,先视察了浑水新城的城防。

    浑水新城是新建的,原本就是为了充当控制浑水的一座堡垒,因此城墙坚固,并没有什么薄弱的位置。随着辽东贸易的兴盛,浑水新城这才渐渐转变为一座贸易城市。

    吕青山又前往城外的浑水岸边视察情况。战争之前,浑水两岸往来商船无数,更有渔民在浑水之上捕鱼捉虾,一片繁荣热闹景象。

    如今,只有北岸东胡的一个先锋营盘与自己相望,像是一只眼睛时刻监察着浑水新城的动静。

    自吕青山来到浑水后,秦山便一直跟随在吕青山的身后。吕青山将军是辽东王最信任的将领,而面对多疑的辽东王,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所以,秦山一直好奇,吕青山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为比起其他将领,吕青山的表现一直平平,他似乎从未离开辽东王的身边独自指挥任何一场战役,更多地是帮辽东王训练军队,将一个个歪瓜裂枣,训练成一个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所以,在没有看到吕青山之前,秦山想象的吕青山,更像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唯上命是从。

    可是当他见到吕青山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无论是从对浑水新城城防的考察,还是对浑水河岸的勘测,吕青山将军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吕青山在军事地理方面,竟是有着很深的研究。其知识储量,远远超过对于一个军事将领的要求。

    秦山打听到,在众多将领中,吕青山将军是唯一在闲暇时候,前往襄平学宫的武将。兵家学院在他的赞助下,最终有了一席之地,甚至与儒家学院有着良好的关系。

    这些事情,原本在秦山看来,都是吕青山对辽东王的讨好之举,做做样子罢了。

    如今他才明白,吕青山将军靠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因为与辽东王志同道合。

    他们两个人是君臣,却也是朋友。

    ……

    吕青山回到浑水新城,召来秦观渔等一班当地文武商议道:“防守浑水新城的重点,当在浑水,而不是浑水新城。我意,在浑水新城筑造防线,阻挡东胡进入浑水南岸的步伐,好将方圆两百里的百姓前往他处,避免战乱的侵扰”

    秦观渔听了,道:“吕将军,此举未免有失妥当。浑水新城周边都是刚刚安置的百姓,许多人忙着春种,仓促撤离,岂不是要耽误辽东王的大计?”

    秦观渔之所以如此说,却还有自己的一番考量。秦观渔为了执行辽东王的“铁犁牛耕”政策,花费了相当多的心血。

    他不惜花大价钱,从各处购买人口,充实浑水新城周边的农地,如今已经新设县十个。在来年的评比考核中,浑水新城的优异表现一定能够让辽东王眼前一亮。从而让辽东王记住他秦观渔不俗的治理能力。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东胡竟然选择在这个时候犯境,若不能抵挡住东胡,之前所有的努力也全都白费了。

    秦观渔以为,吕青山带领援军来,可以成功将东胡人阻挡在浑水之外,却没有想到吕青山视察后的第一个决定竟是撤离浑水新城周围乡村的百姓。

    吕青山道:“浑水河岸线漫长,即便有两万军,也不能完全防止东胡兵偷渡。为保万无一失,只有先带领百姓撤离到安全地带。秦北守也不希望东胡屠戮辽东民众的战报传到辽东王的手中吧。”

    这样的战报若是传到辽东王手中,绝不是秦观渔乐意见到的,秦观渔只能屈服:“如此,便遵从吕将军的指示就是了。”

    吕青山见秦观渔屈服,与秦山道:“组织民众撤离的事情,就有秦都尉负责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