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好奇,也能救命(第1/2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定国及身边近卫,在遭遇突然袭击,震惊四下张望之余,才想到身边的吴三桂,这才发现,吴三桂已经不见了。    此时醒悟,已经太晚了。    愤怒的李定国,急吼着下令原路返回。    借树木挡身,仅存的百十个近卫拼死护着李定国往树林外逃。    奈何,这是一场精心预谋的局,怎么可能轻易让李定国逃脱呢?    眼见着无数人影现身,向李定国他们包围过来。    李定国感到一阵地有心无力,至树林外这数里的距离,怕是无法过去了!    可李定国依然在嘶吼着挥动手中的刀,“冲出去……能活一个是一个……!”    此时,消失不久的吴三桂,在伏兵的簇拥下现身。    “晋王……认输吧,莫作无谓的抵抗!”吴三桂微笑着喊道。    他确实是资格笑。    周旋于李定国的万千大西军中,吴三桂如鱼得水,胜似闲庭信步。    将李定国唬得是一愣一愣、深信不疑的。    当然,这宝藏之说,大半是真的,地点也在附近。    而且,此处埋下宝藏之事,也确实只有吴三桂父子和方光琛知道。    但,从弃方光琛之时,吴三桂已经派人,将这批财货转移。    他的投降,更多的就是会转移这批财货争取时间。    也对,置死地而后生嘛。    吴三桂心中笃定,不管吴争、李定国想不想杀他,只要他说出这个秘密来,就能暂时保命。    至少,在吴争、李定国得到这批财货之前,是不会杀他的。    那么,这事就简单了,降了也就降了。    军队被李定国安插了人手又何妨?    不管是大西军还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它们和北伐军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北伐军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领,而他们的军队,还是旧制——兵随将走!    只要将领没变,一声令下,士兵挥手即走。    那些安插的人手,瞬间就被清除干净。    所以,老话说得对,想瞬间平一方势力,最快的方法,就是杀了那方势力的头领,剩下的事,就是各个击破。    可吴争走得急,也因为李定国并不把已经没了兵权的吴三桂放在心上。    当然,吴三桂确实是参透了人心。    他知道李定国能猜到他在离间与吴争的关系,可这是虚着。    正因为猜得到,所以就不会往别的地方去猜,人性皆如此,总是太相信自己的判断。    吴三桂甚至非常肯定,不管李定国还是吴争,不管二人是不是贪财之人,只要听说有如此巨大的财货,必定上套,理由很简单,养兵,等于烧钱哪!    李定国上当了,如果吴争在,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    李定国被伏击之处,其实离洛阳城不远,近郊嘛,也就数十里路。    如果城中守军知晓,最多一柱香的功夫就能赶到。    问题是,守军怎么可能知晓?    李定国出城前,没有对任何人提及此次出城的意图……不,他有对一人提及,是他的次子李嗣兴。    此时已经十七岁的李嗣兴,很是羡慕他兄长李溥兴能被爹送往杭州府。    特别是在江南军校学习,如今李溥兴已经成为北伐第一军中的副团长,更是令李嗣兴羡慕。    原本,李定国没有打算此战将李嗣兴随军,只是被李嗣兴闹得不清静,于是顺了李嗣兴的意,带他北上。    按理说,李嗣兴是李定国次子,虽然不可能成为世子,可那也是公子。    在军中,谁敢不敬?    奈何李定国治军甚严,升军职,得凭军功。    李嗣兴初入军旅,何来军功?    在李嗣兴的恳请下,李定国稍作了通融,专门替儿子想了个官职——裨将参军。    裨将参军,这名字如果拆分开来,裨将、参军,那就一目了然了。    古往今来,裨将一般为副将,往往做为偏师统领,或者是代主将为先锋。    而参军嘛,顾名思义,等同于后世参谋。    按军中职责划分,属于一文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