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九百十七章 不破,不立(第1/2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子龙抬头道,“王爷可知,为何您权倾天下,人心依旧若即若离吗?远的不说,近的,如首辅、如子龙、如大将军府诸公……您不会不知道,子龙召集上万人,动静不为大将军府侦知吧?”    吴争神色凝重,点点头道:“卧子先生所言甚是……争也想不通这点,按理说,诸公心向我,不该任由你……胡来!”    陈子龙轻轻一叹,起身,走到墙角的草堆,和身往上一躺。    侧身背对吴争,象是自言自语,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吴争脑子里“轰”地一声,象是抓到了一些什么,可一时半会又不能通透。    踌躇间,陈子龙再次说道,“读书人明事理……明的是什么理?”    “传承!”陈子龙依旧背对着吴争,“王爷想要一个君不君、臣不臣、弃士人、扶布衣的世道,那就须改变读书人的想法……确实,王爷也在这么做了,可用的人不对,让旧人教新人,事倍,功半矣!”    吴争大悟,躬身一礼,“谢卧子先生指教!”    陈子龙挥挥手,“汝不杀伯仁,伯仁亦为汝而死,前有首辅,今有子龙……商贾逐利不可尽信,莫负读书人!”    吴争张口,注视侧卧的陈子龙良久,几度欲言又止,然,最终轻轻一叹,转身而去。    ……。    名满江南的卧子先生,死了。    不是死于狱中,而是死于刑场。    湧金门外,西子湖边。    读书人连寻个死地,也是那么诗情画意。    吴争同意,虽然没有去观斩,但,陈子龙无论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吴争决定,都一一满足。    任何时候,不能亏待了读书人!    正如陈子龙最后嘱托——莫负读书人!    吴争甚至同意,不阻拦陈子龙任何故旧至交的交谈、观刑和民众自发的祭祀。    这是一场数万人参与的公审。    从周边各府闻讯涌来的上万读书人,皆跪地痛哭。    痛哭声,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吴争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听到,但可以想象得出,这种场面。    一代文豪,没有死在鞑子的刀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刑罚下,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    按察司,以张煌言为首,组成七人陪审。    众目睽睽之下,除张煌言弃权,另六人皆裁定陈子龙有罪,死罪!    没有人敢在这种局面下枉法,这是吴争的明谋。    杀人不难。    难在于,诛心!    无数的人在场内诅咒着,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谁都明白,他们在诅咒谁。    这是一场无法挽回的审判。    无法挽回之处在于,无人能、敢去质疑它的结果。    陈子龙自己主动认罪服法,而所获之罪,又是不赦之列的谋反罪,恐怕连天王老子到来,也难以改变他的结局。    而大将军府的政务,从五年前开府之日,吴王殿下就未插手过。    也就是说,按察司组成的陪审团,皆是江南极负盛名之辈。    譬如,为陈子龙两朝同僚,清军南下之时,写下绝句“……君恩未报徒长恨,臣道无亏在克艰;寄语千秋青史笔,衣冠二字莫轻删”明志的天启年进士张肯堂。    譬如,少时与陈子龙、宋征舆共称“云间三子”,同为应社成员,此时为吏部主事的李雯。    连这些陈子龙的故交至友,皆认为陈子龙所犯之罪不可赦,陈子龙自然是死定了。    吴争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此时,怕再没有人,可以阻挡自己改变这天下的脚步。    无论是谁,皆扫除之!    哪怕是名满天下的卧子先生,亦不能!    可敬重之,然,须杀之!    不杀,则法不可立。    不杀,改革则废!    而陈子龙自己,也在数万人目光下,坦然认罪。    从张煌言的口中得知,陈子龙从始至终,面带微笑。    只是在审判结果出来之后,他似乎发了些牢骚,“……我本一身傲骨,    奈何世事无常。    悲从心中起,百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