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九百章 为何互怼(第1/2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感谢书友“钟国人”、“飞羽”投的月票。    这些降过清的士兵们,面对着同根同宗的同胞,白发苍苍的老者们,恐怕这个时候,心中的自豪感能让这些曾经降清的将士们,心甘情愿地赴死。    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方知尊严的可贵。    在降清的那一刻,他们是混沌的,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    只是随波逐流地漂着。    等到知道后,却已经改变不了现状。    这才是最可悲的。    无数的日夜,心中的煎熬,非人的折磨啊。    这便是史上清初,无数明军先降后反,前赴后继地抗清数十年,直到这批人死绝了,于是……便无人反清了。    现在,吴争和他的北伐军,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    ……。    凤阳城北门。    已经进入了血战。    不为别的,双方皆为生存。    左梦庚已经指挥不了这支军队了。    在喀喀木溃师前锋到达凤阳城下时,左梦庚就已经失去了指挥权。    也对,一个汉人,官再大,顶个屁啊?    特别是败象已露,数万大军将要被南北合围,这个时候,象左梦庚这样的降清汉臣,在满人眼中,皆是不可信的。    他们看向左梦庚眼神,是阴森的,不当场一刀砍了,也只是给顺天府的小皇帝留些颜面罢了。    左梦庚听闻喀喀木所部溃败消息之初,原本是下令大军转进的。    也正是因为这道命令,他被丢到了一边,看管起来,美其名曰,看护歇息。    喀喀木于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支旗军的指挥,虽然未经任命。    因为喀喀木本身是镶黄旗梅勒额真,又有靖南将军的封号。    最关键的是,喀喀木是满人,而且他的提议,契合了满族将领的心意。    喀喀木说,浍水以北已陷落,回不去了。    而东边,扬州府北伐军虎视眈眈,正愁着增援不及。    西边,天晓得吴三桂那三姓家奴在投明之后,会不会正发愁无处斩满人首级立投名状呢。    要知道,但凡是降将,杀起自己人来,比对手还凶猛。    喀喀木的提议是,趁着敌人还未赶到,迅速破城,然后以数万大军固守待援,并在凤阳城就地补给……啧啧,鞑子这些年被清廷上了紧箍咒,可心里是非常不满的,也是,强盗如果不抢劫了,那还叫强盗吗?    如今喀喀木的提议,让所有人兴奋起来。    古怪啊,闻听后背起火而低落的士气,瞬间高涨起来。    不得不说,喀喀木确实有一套,既揽了大权,又煽动鼓舞了士气。    ……。    一家欢喜一家忧。    城外敌人突然象打了鸡血般地“嗷嗷”叫。    城楼上指挥的沈致远、蒋全义,苦了!    调出两路枪骑,城中的兵力就显得空虚了。    蒋全义不顾死活组建起的护卫队,已经全员战殒。    而留下的枪骑,已经被沈致远勒令弃马上城墙,接替原本护卫营的职责,为连发枪组充当肉盾。    兵力是越打越少,若不是连发枪威力骇人,下面击中,往往能将敌军士兵打出一个偌大的窟窿,那么,凤阳城早该在昨日就被清军攻破了。    倒不是蒋全义吓沈致远,按当时的情况,确实最多再撑一天,可蒋全义也没料到,这一脸秀气、文质彬彬的沈伯爷,发起狠来也不下于自己,竟让枪骑弃马上城墙……啧啧,真是奢侈至极啊!    可现在,就算是有神仙帮忙,怕也撑不住了。    蒋全义不由得埋怨道:“……我就说嘛,此计行不通……枪骑奔袭太远,稍有不测,你又无法亲自掌握战场情况进行指挥……这下好,你我都得交待在这……!”    沈致远翻着白眼反怼道:“怎么,这时候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此计还不是你说,刚接手锐士营,要立个奇功……我还没计较受你蛊惑呢,你反来怨我?”    蒋全义怒道:“我是说想立个奇功……可没说将城中枪骑派出城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