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河南战局变化(第1/2页)  汉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打趣道:“你真以为,这传言说孤布了个大局、下了盘大棋……是真的?”    马士英惊讶地看着吴争。    吴争点点马士英道:“孤是神仙吗……知道持续近四个月之久的民乱背后,是皇帝、大长公主的杰作,还是知道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不乏孤的麾下之臣?”    马士英骇然,问道:“难道王爷是……。”    吴争收敛起笑容,严肃地道:“就算皇帝不称职……废黜就是,何须杀之?大长公主恃机谋反……圈禁就是,何须杀之?黄道周为当朝首辅,就算罪不容赦,可念其年岁已大,为北伐之心亦是可圈可点,圈禁起来使其善终便是……。”    “这么说来,大长公主、首辅……非王爷所杀?”    吴争与朱媺娖去文华殿商谈大事,这是人所皆知的。    大长公主令近侍以七尺白绫勒死朱莲壁,是乾清宫太监宫女亲眼所见,也无争议。    可大长公主、首辅黄道周是怎么死的,没有人知道。    于是京城坊间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指向吴王,说是吴王听闻大长公主弑君,急怒之下一剑刺死了大长公主,然后以谋反罪令人勒死了首辅黄道周。    关键是,吴争没时间解释,也想不解释。    于是这些风言风语满城传。    马士英虽然名声不好,但无疑是个善于阴谋的智者。    他一想,对呀,利大者疑嘛,皇帝一死,挡在吴王面前的,无疑是大长公主,而黄道周左右摇摆不定,吴王借机杀之,顺理成章嘛。    对于象马士英这样的阴谋家,见猎心喜啊,这么大的一盘棋,他竟无缘参与,岂不羞煞、恼煞?    这才有了一路止如同急妇般的神情。    可如今,被吴争这么一说,他怀疑起自己之前的判断来……也对,吴争要杀人,何须背着人?    大长公主潜逃至京,弑杀皇帝,不用吴争动手,就已是死罪。    黄道周背弃效忠的吴王,参与此次谋乱,此罪当诛。    完全可以按律法处置,还需要吴争亲自动手沾血吗?    “王爷,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马士英急了,完全忘记了,知道越多,越死得早的禁忌。    吴争讥讽的眼神扫了马士英一眼,慢慢吐出两字,“你猜。”    马士英急得抓腮挠耳,“既然不是王爷所为,那须得公告天下啊……没得让王爷背黑锅的道理?”    可吴争却不想说,而是另起话题,“知道孤为何让你随行吗?”    马士英强捺心中的好奇心,“请王爷明示。”    “永历被吴三桂挟持,晋王挟怒而攻,兵力远不如人……孤令你随行,是有件事要仰仗你老马啊。”    “可不敢当王爷说仰仗……请王爷示下,不管此事多凶险,士英绝不推诿……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果然是聪明人哪。    吴争只说了一句,马士英就猜到此事非同小可,异常凶险。    “替孤去趟信阳城……拖住吴三桂,只要让他不掺合孤与阿济格一战,便算你立下此战首功……如何?”    马士英愣住了。    吴争轻轻一叹,“孤不逼你……你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孤绝不怪罪!”    “……若是吴三桂提出……要求,如何回复?”    “敷衍他……敷衍不住,那就,答应他。”    马士英骇然,他突然明白了,自己不仅要冒巨大的凶险赴信阳见吴三桂,更是要在事成之后替吴王背黑锅,大黑锅啊。    吴争此时直言什么事都可答应吴三桂,自然是不作数的。    而自己,就成了那个言而无信之人,这还是好的,至少是事成了,活着就好。    可若是不成,岂不被盛怒之下的吴三桂,五马分尸?    “我去!”马士英大声道。    吴争一愣,“不去就不去……你还敢骂孤?”    马士英愕然。    ……。    大西军终于在中山铺附近停下了脚步。    不是因为怯战。    而是吴三桂派人来了。    “学生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